郭少坤:物價如此瘋漲 百姓何以聊生?

郭少坤

人氣 2
標籤: ,

【大紀元12月24日訊】到菜市場買菜時,感到所有的可食東西(如:豬肉、羊肉、魚、蝦、雞蛋、食用油、掛面及各類蔬菜)的價格都是那麼昂貴,而且是令人(當然是大多數窮困人口)那麼難以接受。對這些物品的價格,我利用到菜市場買菜時,簡單的做了下調查,大體情況如下:

豬肉,現價是25元(腿肉)一公斤,較之去年同期的18元一公斤上漲幅為37%;羊肉,現價是(剔骨)每公斤是36元一公斤,較之去年同期的每公斤26元上漲幅為38%;牛肉,現價是27元一公斤,較之去年同期的每公斤22元上漲幅為23%;魚蝦類平均上漲幅為 10%;雞蛋,現價是每公斤6.4元,較之去年同期的每公斤5.8元漲幅為10%;食用油(豆油、花生油)現價是50元——70元一桶,較之去年同期的 40——60元漲幅平均為15%左右;花生,現價是每公斤10元,較之去年同期的每公斤8元漲幅為25%;蔬菜類:大蔥,現價是每公斤3元,較之去年同期的每公斤2元漲幅為50%;大白菜,現價是每公斤0.7元,較之去年每公斤0.5元漲幅為40%左右;其它蔬菜不再一一列舉,大約均和去年同期相比漲幅為30%左右。

讓我們在看看全國其他地區的官方統計。據官方報導:今年1月至10月,較去年同期相比,上海市的豬肉價格上漲38%,食用油上漲24%,雞蛋上漲27%,蔬菜上漲13%。由此看來,中國的大中小城市物價上漲是極為普遍的,而且上漲的幅度也是基本相同的。

作為城市普通居民收入的家庭,面對以上的物價上漲幅度,顯然是很難以承受的。道理很簡單,物價在飛漲,而工資卻是原地不動。試問:民何以堪!

據《環球時報》報導:中國11月份的消費價格指數(CPT)創下了近11年來的最大升幅。價格持續攀升的頑疾為什麼會讓中國這個全球四大經濟體越來越感到頭痛。而且舉例說,只要看看上海市一位普通市民謝曉梅(音)的生活就知道了。

這位61歲的上海退休工人說自己月收入1000元(約合135美元),根本就沒有節餘,現在她買一桶食用油要50 元,而不久之前還只要30元。她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政府應該負起責任,降低商品價格,提高他們的工資水平。她感嘆道:「過去一年我的工資漲了不到10%,而一些東西的價格上漲了50%。我連看病的錢都沒有了。」

不足為奇的是,攀升的物價對中國低收入人群影響最深。50歲的江志國是一名在北京的外來打工者,他在北京一家超市購物時說:「他老家的湖南通常要用到的紅辣椒價格上漲了40%左右,但工資卻不見增加。

「原來中飯兩葷兩素,現在減少一隻葷菜。「上海居民徐雅卿如是說。退休多年的徐雅卿和老伴住在上海虹口區曲陽社區,原本過的是典型的退休工人生活,夫妻倆每月有2000元左右的退休工資,可在這物價飛漲的日子裡,卻不得不過起了「節衣縮食」的生活。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現在我們炒菜放油,只能像用麻油一樣滴幾滴,本來買一隻雞兩人吃一天,現在要吃兩天,過去家裡常做紅燒肉,現在只能放點肉絲炒毛豆。」生活迫使他們「經常早起去超市排隊,以便能買到當天限量的促銷品」(這不僅使我們想起發生在重慶因此而來的傷亡事故)。

經濟發達的上海市居民生活在物價上漲的嚴峻形勢下尚且過著如此「節衣縮食」的生活,那麼,像我所居住的徐州市這樣的中等城市也就可想而知了,在我的個人訪問中,居民購買力普遍下降,很多人家不敢買肉或者很少買肉吃,特別是牛羊肉、海鮮之類,更是不敢問津。有一位居民告訴我,他們家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吃肉了,買二斤肉要吃一個禮拜;即使是一些黃瓜(4元錢一公斤)、西紅柿(3元錢一公斤)之類等新鮮菜,因為價格較貴,也很難買得起。由此可見,大中城市的居民生活的確是在普遍下降,而不是胡錦濤在剛剛召開黨的會議上所說的「盛世」現象。

早在幾年前,老百姓就經常談到當今社會的「三座大山」,這三座大山分別是「住房、學費、醫療費」。應該說,這三座大山的確壓得老百姓喘不過氣來,我們不妨想一想、算一算,對於一個普通收入的家庭,如果要買一套新房子需要多少錢?培養一個大學生需要多少錢?住一次醫院需要多少錢?現在大城市的一套普通住房平均約需要60萬元人民幣,中等城市的一套普通住房約需要30萬元人民幣;培養一個大學生平均約需要5——8萬元人民幣;患病住院更加是一個無法估量的數字;再回過頭來看看居民們的收入:大城市居民的工資平均月收入約為2000元——3000元人民幣,中等城市居民的工資平均約為1500元——2000元人民幣,全國的下崗工人和退休工人平均工資約為1000元;也就是說,即使是不吃不喝,僅僅為了住房、孩子學費、家人看病吃藥和住院,窮其一生也很難應付得了以上的那些費用;又何況是來到了今天這每天都需要應對的物價飛漲的時候了呢!

面對以上難以迴避的現實,耳聽著那些被御用喉舌的鼓噪,除去令人感到心煩意亂之外,也更加讓人們清楚的認識到,所謂的「和諧社會」,所謂的「以人為本」,只不過是那些衣食住行無憂的「公僕」們在欺世盜名活動中所玩弄的把戲,那些根本無法體會到物價、房價飛漲所帶來的基本生存困難的達官顯貴和富人永遠也感受不到現實中的危機。因此,空洞的政治口號還會喊下去,自欺欺人的手法還會花樣翻新,而與此同時帶給老百姓的災難還會無窮無盡。

中國人無論背上幾座大山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飯吃。被共產黨稱為的「舊社會的三座大山——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不是被推翻了嗎?可那僅僅是意識形態上的三座大山,而與當前被中國被老百姓稱為的三座大山——住房、看病和教育費用——這隨時隨地都壓在老百姓頭上的大山相比,哪三座大山能夠使老百姓更加感到有壓力,感到更加需要推翻,我想,同樣也到了共產黨認真負責考慮的時候了。否則,這新中國的概念也就失去了它應有的意義。不難想像,如果「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中的任何一種主義的實現都能使本國的老百姓在生活上衣食住行無憂,在政治上自由平等也沒有什麼不好。反之,如果社會主義卻讓本國人民處處感到有壓力,處處感到不自由平等,那也就無所謂「主義」之爭了。因此,要緊的是盡快的解決本國人民的生活問題,或者說是也要堅決推翻這壓在老百姓頭上那新的三座大山,讓老百姓生活在衣食住行無憂的環境裡才是當局的當務之急!

即使是一時無法解決這新的三座大山問題,而面對著事關「民以食為天」問題的大局也到了必需正視和解決的時候了,如果政府一任物價這樣漲下去,不採取積極措施,一但到了民不聊生的時候,任何謊言也無法拯救這種被當局自以為是的「大好局面」了。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因為中國的歷史發展和社會的改變就是在民不聊生和「飢寒交迫(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國際歌》)」那樣的形勢中轉變而成的。既然中共不思政治改革,也必須要面對現實,以防歷史悲劇在自己身上重演。

2007年12月21日星期五
於徐州家中

──轉自《自由聖火》(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廣州物價上漲 催生白領拼飯族
中國消費者價格指數漲預示通脹?
中國食品價格暴漲 民眾過年難
物價飆漲  廚餘也成搶手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