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對立派系面臨執行麥加協議的考驗

標籤:

【大紀元2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特稿)巴勒斯坦哈瑪斯集團與法塔組織上週在沙烏地阿拉伯麥加密集會談兩天後達成建立全國團結政府的協議,但若無法終止這兩個對立派系戰士間不時爆發的流血衝突,也不能說服美國與歐洲聯盟恢復凍結的援助,此一協議就談不上是一項突破。

麥加協議立即面臨的考驗,就是兩大派系在政治人物籌組分享權力新政府的同時抑制它們的槍手。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已給將留任總理的哈尼雅,五個星期時間組成全國團結政府。

根據協議,哈尼雅所屬的哈瑪斯集團將取得九個內閣席位,阿巴斯領導的法塔組織分得六席,其他派系將有四席。幾個敏感的職位預料將由無黨無派人士出任。

據報導,普受敬重的技術官僚法雅德將回鍋擔任財政部長,無黨無派議員安默可望出任外交部長。

最棘手的工作就是遴選主管安全部隊的內政部長。巴勒斯坦媒體指出,無黨無派的杰萬也許會接掌此一重要職務。

分析家表示,有鑑於最近幾週的暴力,以及哈瑪斯與法塔之間嚴重缺乏互信,內閣人事的安排還是可能引起爭論。

同樣的,兩派戰士擦槍走火再度引發衝突也會危及籌組全國團結政府的過程。

分析家指出,阿巴斯與流亡敘利亞的哈瑪斯政治領袖馬夏艾在回教聖地麥加會談的象徵意義似乎確有一些影響,沙烏地阿拉伯承諾提供十億美元援助無疑是另一個誘因。

但是對哈瑪斯去年三月底執政以來即開始受苦的巴勒斯坦人來說,國際社會恢復四月初開始凍結的每年十億美元援助才是真正的獎賞,而這一點仍是個未知數。

調停中東問題四方(美國、歐洲聯盟、俄羅斯與聯合國)提出恢復援助巴勒斯坦的三個原則是,承認以色列、放棄暴力以及接受過去巴勒斯坦與以色列達成的所有協議。

然而,哈瑪斯在麥加與法塔會談時堅持它只會「尊重」既有的以巴協議,而非「承諾接受」它們。

阿巴斯隨後致函哈尼雅提及麥加協議時表示:「我請求你尊重國際決議案以及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簽署的協議。」

截至目前,國際社會對麥加協議的反應一直是「我們且拭目以待」。

以色列總理歐麥特的發言人艾森說:「以色列期望巴勒斯坦新政府尊重國際社會的三原則。」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凱西表示,如果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希望與國際社會建立「更廣泛的關係」,它必須符合這三個原則。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發言人說,潘基文「希望麥加協議會遏止暴力、為巴勒斯坦人開創更好的前途」。

儘管如此,分析家指出,現在已有人揣測美國與歐洲聯盟可能從此分道揚鑣。

若干歐洲國家也許會聲稱中東的情勢已經不壞,因此應當解除或緩和制裁,並在巴勒斯坦組成新政府後開始跟它打交道。但是布希政府不會願意輕易放過美國列為恐怖組織、也堅拒承認以色列的哈瑪斯。

一位歐洲外交官表示,沒有跡象顯示歐洲聯盟準備放棄調停中東問題四方訂定的三原則,但是歐盟願意在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符合這些原則時恢復對它的直接援助,「一切都將決定於新政府的政綱」。

前任巴勒斯坦勞工部長哈蒂柏說,哈瑪斯與法塔的協議「非常含混」,雙方認定自己無法贏得加薩的內戰,因而以彼此都能接受的「含混表述」達成協議。

哈蒂柏指出,挑戰在於麥加協議的執行,主要的挑戰之一是如何處理在基本上屬於民兵的諸多巴勒斯坦安全部隊以及哈瑪斯當權後設立的三千多人武力。

一位美國外交官表示,華府已保證提供八千六百多萬美元訓練與強化效忠阿巴斯的巴勒斯坦安全部隊。據報導,哈瑪斯的武力也將併入巴勒斯坦安全部隊,目前並不清楚美國會如何面對這個問題。

以色列國會議員史泰尼斯認為,麥加會談在本質上是哈瑪斯進一步控制巴勒斯坦。在一年前經由議會選舉掌控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後,哈瑪斯現在希望主宰過去與以色列簽署協議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史泰尼斯說,哈瑪斯一直希望加入巴解組織而在它與以色列談判新協議時橫加阻撓。如果哈瑪斯主宰了巴解組織,這將意味著巴勒斯坦自治政府脫離所謂的溫和派阿拉伯國家圈,而更接近鼎力支持它的伊朗。

相關新聞
萊斯:美將待見到麥加協議內容後再發表評論
巴勒斯坦加油站爆炸  6死20餘傷
巴勒斯坦人民歡慶籌組聯合政府達成協議
巴勒斯坦籌組全國團結政府未必能讓外援解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