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奇莊:磕頭下跪是頭號國粹(上)

田奇莊

人氣 84
標籤:

【大紀元2月28日訊】人們常說,中醫武術、京劇崑曲、唐詩宋詞、麻將圍棋是中華民族國粹,但那些國粹往往受到地域、時間、愛好等諸多局限。其實,唯有磕頭下跪才是中華民族頭號國粹。帝王君主將其立之為法規,定之為制度。使國人受教於文化,銘記於思想,融化於血液,落實於行動。在皇權所及的神州大地,億萬國人從生到死磕頭下跪不止,綿延傳承了近三千年,直到今天依然延續——頭號國粹名份恐怕非磕頭下跪莫屬。

若論中華文明,最令國人自豪的就是「禮儀之邦」四個字。說到禮儀,恐怕沒有什麼比磕頭下跪更具典型中國特色。近年來,國人熱衷於申辦非物質文化遺產。因此建議有關部門抓緊申請,萬萬不能讓老祖宗的傳家寶被他人搶佔。

時近新年,有關磕頭下跪的話題非常火爆,先是吾友亦忱先生撰文《當秦檜跪在地下,中華民族就沒有資格屹立在現代世界》;接著有侯耀華下跪給殘疾教師頒獎;前不久,某高校研究生在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求職時當場向院長下跪;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鳴先生寫了題為《三跪九叩的健身操》一文,他從故紙堆裡找出了重大發現——練好磕頭有利於健康;鄭州大學旅遊管理學院給學生佈置寒假作業,內容之一是給父母磕一個頭;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長劉道興認為,「磕頭拜年是中國傳統習俗的一部分,應該保留下來,這是對傳統文化的肯定」。

其實,就在我們身邊,磕頭下跪情景並不少見。紅白喜事,哪個少得了磕頭下跪。政府機關門口,磕頭下跪喊冤乃是四季不絕的景觀。只要打開電視,隨時都能看到身著不同時代服飾的黃皮膚黑頭髮國人磕頭下跪。再過幾天就是新年,新年的最重要儀式之一就是拜年。恐怕十三億國人中,磕頭下跪的人不在少數。我姐夫退休後在老家河北磁縣開診所,去年在村里過新年,居然有近百人給他磕頭拜年。我認識一位大學教授,他對子女有一個要求,就是過年必須給他磕頭,其子女們無不恭敬從命。

磕頭下跪禮儀始作俑者是周公旦,他主張天尊地卑、君尊臣卑、男尊女卑、父尊子卑、兄尊弟卑。天涯網友關教授考證說,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推翻紂王,周公輔佐周成王執政,制訂了詳細的九種跪拜禮儀規程。(注1)從那時起磕頭下跪就成了法定交際禮儀。王公大臣們要跪拜皇帝;下官要跪拜王公大臣;百姓得跪拜官員。家長們必須跪族長;晚輩得跪拜長輩;子孫們要跪拜祖宗;活人要跪拜死人,天、地、君、親、師」都需跪拜,即使被判死刑也要跪著受刑。更有甚者,秦檜夫婦雖然死去近千年,還被鑄成雕像袒胸露腹跪在岳飛墓前。跪拜不僅是國人生活內容,而且成為必不可少的生存方式。

余秋雨說,「磕頭不僅僅是雙膝彎曲頭點地的運動,其帶來的心理影響是不可估量的,試想一個人連最昂貴的頭顱都拜倒在對方腳下,還有什麼不能付出」。磕頭下跪表示屈辱臣服,這種屈辱成為國家禮儀,成為國人習慣,就意味著整個社會失去了起碼的人格尊嚴。周公就是用這樣的禮儀法規剝奪了國人尊嚴,實現了一人為主,天下為奴的君主統治。

周公把這種體制定為尊卑關係。他用酒壺和酒杯來比喻:酒壺又稱為樽(尊),酒杯與「卑」諧音。意思是掌握酒壺享有分配權的人為尊,端著酒杯等待施與的人為卑。

追求尊嚴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願望,如何讓天下人磕頭下跪呢?權術者明白,人要尊嚴,須有體面。人要體面地生活,就得有自己的財產。食不裹腹,衣不蔽體的人沒有體面可言,尊嚴無從談起。於是管子設計了天下資源歸帝王所有,由帝王統一分配的制度:每個人的生存需求只能得自於帝王——世人必然磕頭下跪。

天下老百姓創造的財富通過稅賦徭役被帝王收歸已有,裝入自己酒壺,由帝王分配給奴才,再由奴才管理天下奴隸,由此形成上尊下卑關係。確立尊卑秩序,關鍵在於不能讓世人從其它地方得到酒,這就是所謂「利出一孔」。由帝王把持天下人生命之源,就能操「生、殺、富、貧、貴、賤」之權柄(《管子.任法》),「予之在君,奪之在君,貧之在君,富之在君。故民之戴上如日月,親君若父母」。網友關教授說,「管子的這一思想被歷代專制君主奉為統治民眾的金科玉律,成為實施中國特色人身控制的黃金法則。最高統治者壟斷一切政治權力和所有經濟利益,等於扼住了臣民的咽喉,擁有了對臣民的生殺予奪的絕對權力,臣民也只有唯命是從才能生存,這就是為什麼中國歷代皇帝可以得心應手地實施殘酷專制統治的根本原因。」

帝王想維持尊卑有序的統治,必須做到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在壟斷天下物質財富的同時,嚴格控制文化思想。用焚書坑儒、文字獄等手段恐嚇威脅天下文人,嚴禁其它價值觀念滲透。同時吸收文人加入奴才思想傳播隊伍,鼓勵他們著書立說講學辦私塾,用儒教精神鴉片忽悠世人,給全社會洗腦。使國人把上尊下卑磕頭下跪當成天經地義的立身之本,不可或缺的生存需要,從而心無旁鶩地甘當統治者奴隸。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稱霸,出現了難得一見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周公創立的跪拜禮儀並未得到各國遵從。孔子「獨具慧眼」。他認定,帝王要想長治久安,必須恢復周公之禮,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社會制度。靠著層層依附的尊卑體制,建成超穩定的社會金字塔架構。

孔丘生前推銷自己的思想,並沒有得到多少認可,他自己也在多年遊歷飄泊後鬱鬱而終。然而後來的皇帝終於發現,統治天下除了要有周公禮制,國家機器,還要有儒家文化。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公元前134年漢武帝召見董仲舒,決定「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來的帝王們深感儒家文化為鞏固皇權居功至偉,於是孔夫子被歷代皇帝不斷加封,直至得到「大成至聖先師文宣王」謚號。在全國建廟安享尊榮,接受後世乃至今人的磕頭下跪。

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決定了中國文化沒有平等,只有尊卑。即使貴為高官大臣,被當眾罰跪也是家常便飯。若惹得龍顏動怒,輕則被脫掉褲子露出屁股當庭打板子,重則罰沒充軍,甚至滿門抄斬。余秋雨說,「跪拜剝奪了人的尊嚴,中國文化是沒有尊嚴的文化(因為有尊嚴的人幾乎被獨裁者殺光了)!沒有尊嚴的文化是文化災難中最大的災難,沒有尊嚴的文化也算不上文化」。

中國皇帝能佔有天下,獨享天下,可謂至尊至貴。因此歷朝歷代,不管本民族起義還是外民族入侵,無論誰登上皇帝寶座,無論新朝廢除前朝多少規矩,唯獨三拜九叩大禮不但照單全收,還要發揚光大。上天賦予了人類直立行走的本能,然而在帝王專制,儒家思想的荼毒下,近三千年來,中國人一直匍匐在地,沒有尊嚴,沒有人格。華夏神州只有主子、奴隸和奴才三種人。

帝王們為推行磕頭下跪禮教,用四書五經作為科舉考試標準,使天下人自幼就把學習儒教,奉行儒教當成實現人生理想的唯一出路。一旦金榜題名,就能得到高官厚祿,光宗耀祖。帝王以此手段將天下精英收為自己的鷹犬,他們能穩坐江山,全靠奴才效力。

相對於奴才而言,奴隸占人口絕大多數。他們毫無權利可言,卻負擔了沉重的義務。在幾千年漫漫長夜,他們要麼唯唯諾諾受盡痛苦屈辱當草民,要麼鋌而走險殺人放火成為無法無天的暴民。豐衣足食平平安安過一輩子,成了普通人難以實現的夢想。

社會存在的基本法則是適者生存。由於國人利害主要源自皇權,無數順昌逆亡的教訓使大家明白,最佳處世哲學就是多磕頭、少說話,循規蹈矩當順民。因此,孩子自幼便接受家長的磕頭下跪教誨,往往沒有學會走路,先學會了磕頭,以後這樣的奴化文化熏陶陪伴國人終生。由於磕頭下跪不是發自內心的崇敬、懺悔和信服,而是出於被迫、無奈和盲從。獲得尊嚴的渴望與不得不屈辱地磕頭下跪,形成了國人的扭曲人格。經過一代代人汰優擇劣的複製遺傳,國人缺少公共精神之程度天下少有,這樣的民情也為專制獨裁在中國發展提供了最佳土壤。

帝王和權勢者儘管能從他人跪拜中得到心理滿足,但蒙受屈辱的民眾從來不與他們保持一致。每當政權更迭,帝王將相途窮末路,民眾們不是隔岸觀火就是趁火打劫,絕不會施以援手。安陽師範學院副教授李桂枝撰文說,鴉片戰爭時,英國軍艦順珠江而上,英軍士兵們見到兩岸觀者如堵十分恐慌,沒想到卻是虛驚一場。英軍驚訝地發現,老百姓都是來看熱鬧的,他們並不關心大清朝興亡。這完全符合辯證法:你對我不仁,我對你不義。你平時忽悠我,我到關鍵時日弄你:一個從制度設計上就把國民當猴耍的政權,怎能指望國民在關鍵時為他們賣命?

──原載《民主中國》(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大學生張妮和上海市長信箱往來的信
六方會談會場外訪民抗議
湖南碩士生為求職下跪
大炳向父母下跪認錯 情緒失控節目喊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