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單邊輸血 掏空台灣農業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鍾麗華/特稿

兩岸農業交流並非「互惠雙贏」,而是「單邊輸血」,近年來台灣種苗、技術外流中國嚴重,直接威脅台灣農業發展。但檢視政府法令,不是無法可管,就是管了也罰不到,沒有積極作為,只會讓漏洞越來越大,最後導致台灣農業被掏空,喪失競爭力。

中國對台農業統戰,以「引進、吸收、超越」三階段手法,吸引台灣農業生物科技、資金與技術。

到去年底為止,中國政府在福建、海南、山東、廣東、廣西、黑龍江等省份設立十個「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同時還在四川新津、福建漳浦等地設立四個「台灣農民創業團」,在中國有計畫拉攏下,台灣農企西進迄今粗估超過台幣一千五百億元。

農業技術輸中結果,造成中國大舉搶攻台灣農產外銷市場。

以台灣最引以為傲的蝴蝶蘭為例,在雲南昆明舉目可見台灣蘭花,還奪走我國在美國市場六成的占有率;而台灣冷凍毛豆莢在日本市場也由原本的獨占市場,跌落僅剩兩成的市占率,農委會見情況不對,去年底才公告毛豆種苗禁止登陸,但為時已晚。

同時也造成在國際市場上,台灣正港的「黑珍珠」與產自中國的「冒牌黑珍珠」同台競爭,中國廉價假貨,打亂國際市場,甚至回銷台灣,尤其國產水果在部分季節經常發生產銷失衡,價格低迷的情況下,無疑是雪上加霜。台商赴中投資農企的結果,反而成為台灣農業最大的傷害。

農政單位本應照顧農民,勇於任事,而非以民間技術、難以管理、遵行WTO的架構等理由,來作為自己行政怠惰的藉口,當務之急還是要趕快「補破網」,把現行法令重新檢討與審視一番,並嚴格執法,否則放任式的交流,將重挫農民在台灣安身立命的根基。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