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用花粉追尋秦俑原產地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3月28日訊】 (BBC中文網報導)有兩千多年歷史的秦始皇陵兵馬俑究竟來自何方是一個專家非常感興趣的問題。現在,科學家表示,以古代花粉為線索,可以追溯出中國古代兵馬俑的原產地。

捍衛兩千年前統一中國的秦始皇的陵墓的兵馬俑,共有大約八千個士兵、三百匹戰馬和兩百輛馬車。這些像真度高的陶俑以粘土製成。

考古學家知道,不同地區的土壤內有不同的植物的花粉,可以用來協助分辨出不同的來源地。

《考古科學》期刊指出,這有助於辨別究竟兵馬俑使用的粘土來自何處。

從事這方面研究的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胡雅琴博士及其同事把取自一匹馬和一個土兵的粘土碎塊壓碎之後,進一步以酸和離心技術處理樣本,分析粘土成份。

該專家小組利用顯微鏡檢視樣本。他們發現兵俑和馬俑的粘土包含的花粉成份不同;他們共發現了32種不同的花粉。

運輸過程

研究發現,陶馬中的花粉主要來自樹木,這和始皇陵坑洞中取得的粘土裡的花粉成分類似。

然而,陶兵粘土裡的花粉主要來自草本植物。

研究員認為,這顯示了陶馬是在靠近陵墓之處製造的。

胡雅琴博士對《化學世界》雜誌表示,這個發現結果非常合理。

他解釋,陶馬比陶兵重,腿部又比較脆弱,就近製造可以省下完工後運輸的麻煩,也降低了途中打破陶馬的風險。

花粉追蹤

倫敦大學學院的考古學研究所的阿琳·羅森博士表示,這向研究是解決兵馬俑來源之謎的重要一步,但是她同時指出,使用花粉追蹤有利有弊。

她舉例,如果粘土來自靠河的地區,其中就可能包含了被水沖刷入河、來自許多不同地區的花粉。

羅森博士表示,在追蹤考古工藝品的粘土來源方面還有其他更可靠的方式,包括黏度分析,或使用X光繞射時,加入質粗材料防止粘土碎裂的方式等等。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青銅仙鶴曝光 證秦始皇求升天傳說
台科博館秦代新出土文物大展|兵馬俑展今開幕
兵馬俑特展 科博館亮相
耶誕兵馬俑創意造型賽 紅花布戰隊獲首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