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望遠鏡發現大量環繞雙恒星的行星

人氣 12

【大紀元3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之民編譯報導)天文學家通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史匹哲(Spitzer) 太空望遠鏡觀察發現,由小行星、彗星、也許還有大行星組成的星系盤在雙星系統中很常見,不亞於太陽系這樣的單星系統。由於超過一半的恒星屬於雙星系統,這個發現意味著宇宙中大多的行星同時隸屬兩個恒星。站在那些星球上看日落,其景象好比電影《星球大戰》中的Luke Skywalker在Tatooine行星上所看到的那樣,兩個火紅的“太陽”依次落到地平線以下。

關於此項研究的一篇論文將發表在四月一號出版的天體物理學學報上。該文第一作者,亞利桑那大學的David Trilling表示:“在雙星系統中能夠形成行星這一點應該是沒有疑問的。可能有無數的行星同時隸屬於兩個或多個恒星。”

過去,天文學家認為雙星系統中的兩個星只有在距離為1000個天文單位(地球與太陽距離為一個天文單位)以上的時候才能形成行星。新的史匹哲研究集中於間距在0到500個天文單位之間的近距雙星。到目前為止,還不能確定是否近距離會影響行星的形成。對於這些恒星來講,通常的行星觀測技術效果不佳。


宇宙中大多的行星同時隸屬兩個恒星。站在那些星球上看日落,其景象好比電影《星球大戰》中的Luke Skywalker在Tatooine行星上所看到的那樣,兩個火紅的“太陽”依次落到地平線以下。(來源:Lucasfilm)

Trilling和他的同事們採用了史匹哲的紅外熱搜尋眼尋找雙星系統中的行星和星系盤。他們研究了69個距離地球50到200光年 不等的雙星系統,發現其中有40%有星系盤,這個比例要略高於可比條件下的單星系統。而且,他們還發現當雙星間距在0到3個天文單位之間時,出現星系盤的概率高達60%。Trilling說:“我們非常驚訝于這項發現。這可能意味著密近雙星要比單星更適合產生行星。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的觀測以發現答案。”

史匹哲觀測資料也顯示當雙星距離在3到50天文單位之間時,星系盤出現的比例較低。這顯示適合產生行星的雙星距離要麼很近,要麼很遠。

Trilling補充說:“過去對雙星系統瞭解不多,因為對它們的研究相對較難。但他們也許是天體中行星形成的主要地方。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NASA&Google攜手 帶你3D遊火星
美航天局:觀測到宇宙誕生初期星體圖像
NASA彗星微塵分析 證實中研院士10年前推論
中研院採VLA技術 發現多星系形成證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