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畢業成“家庭煮夫” 美華人為名所累

人氣 1
標籤:

美國報稅季節,受薪族看著W2或1099表格,難免有是否選對行業的感歎。畢業於洛杉磯加大(U-CLA)護理研究所、在南加州私人大型醫院擔任加護病房資深護士的華裔李女士,一直替她擁有機械工程博士學位的另一半叫屈,她說:“投資報酬根本不成比例!”

李女士的夫婿畢業于中國臺灣知名大學,到美後花了將近五年時間取得洛杉磯加大機械工程博士學位。原本前途一片大好,沒想到踏出校門沒幾年,就碰上美蘇冷戰結束,國防與航太工業大裁員。

李女士的夫婿考慮到孩子還小,妻子的護士工作又在南加州,而放棄外州就業機會。從此,他和妻子的角色對調,男主內、女主外,他負責照顧與接送三個小孩,以及所有“一家之煮”得做的事情——買菜、料理三餐等,李女士則全力負責上班賺錢養家,一周上班60小時,換句話說,每天12小時的班,一周她上班5天。

護士工作究竟有多麼吃香?李女士透露,醫院近年出現不少40、50歲的男性護士,他們有的是40多歲即被裁員的電腦工程師,有的是中國的中醫師,他們在痛苦的求職過程中體認到,只有需要一對一貼身照顧的護士工作是無法被外包出去的;而且,只要考取RN(Re-search Nurse)執照,不論你從那一所學校畢業或學歷高低,最低時薪就是30美元起跳,是各州最低工資的四倍有餘。

李女士的例子並非特例。和他們夫婦同期進入洛杉磯加大攻讀結構工程博士學位的張先生,寒窗苦讀七年,1988年踏出校門,也碰上美國國防與航太工業崩盤,再加上沒有美國公民身份,工作更難找,從此改行從商,但始終不得志。多年前他拿到美國公民身份,乾脆回亞洲發展,如今落腳上海,和上海40萬名台商一起打拼。若算投資報酬率,更別提划算不划算了。

女兒畢業于東岸長春藤名校、如今在公立高中當音樂教師的王女士也有“划不來”之歎。她說,女兒原本想攻讀醫科,中途又改念音樂系,畢業後只有教書一途。但教書需要修滿教育學分,於是進入洛杉磯加州州大,修滿教育學分、通過教師資格考試才找到現職。

王女士苦笑著說:“和女兒一起修教育學分的同學,從來不曾進過名校,畢業出來後一樣在公立高中當音樂老師,長春藤名校四年20萬美元的投資,現在看起來似乎是一種浪費,早知如此,當初就不該一味追求名校了。” 文章來源:【看中國報導】

相關新聞
他說:家人和我又不熟!
外傷出血的家庭處理
總統教育獎主 兩姊遭父性侵
Homeplus推出瑞士設計新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