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乾旱與技術老舊 印度蠶絲產量遞減 

人氣 11
標籤: ,

【大紀元4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傳信新德里十三日專電)據印度「金融快報」今天報導,全球第二大蠶絲生產國的印度,由於產地連續乾旱以及蠶農對飼養新技術的二化蠶意願不高,導致絲織品產量遞減,迫使印度中央絲綢局不得不向全球最大蠶絲產地的中國,繼續大量進口二化蠶絲和絲綢,以因應國內市場不斷上揚的需求。

印度既是世界蠶絲生產大國,也是蠶絲消費大國。絲織產品百分之八十供應國內市場,主要是印度女性的傳統服裝「莎麗」,多以絲綢為主。

據業者表示,實際上近十年來,中國對印度絲類出口數量成長了十多倍,已成為印度絲類最大供應國,而印度也是中國絲類產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場。業者同時指出,中國絲綢產品物美價廉,也是導致印度許多蠶農放棄養蠶的原因之一。

據「金融快報」報導,印度主管蠶絲事務的中央絲綢局,原訂在今年初截止的第十個五年發展計劃中,達到年產絲品兩萬五千噸的目標,隨後下調到二萬一千八百噸,但儘管迄至目前官方尚未發布實際產量,業界人士已預期二零零六至零七年的產量「遠低於下調的目標」。

報導引述中央絲綢局官員的談話說,印度蠶絲產地連續乾旱,以及若干主要蠶絲產地如卡納塔卡省蠶農,由於成本和氣候不適等因素,對轉向學習飼養二化蠶新技術的意願不高,是導致減產的主因。官員預估,至今年三月底截止的絲品產量可能只有一萬九千噸。

官員表示,印度目前年產生絲一萬八千噸,市場需求兩萬六千噸,因此今年勢必要繼續向中國進口約八千噸的二化絲,以因應市場需求。

據業者表示,印度生絲一般多為多化性絲,蠶繭出絲率低,繅折大,成本較高,質量低,因此每年從中國進口價廉質優的二化性生絲,與本地多化性絲混織具有特色的印度絲織品。

相關新聞
印度試射導彈可達北京上海
印度成功試射烈火三型洲際飛彈
印度高科技省野狗肆虐傷人 當局束手無策
印度試射導彈 射程可達北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