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治: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

梁治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4月13日訊】我時常會遇到一些人,對中國的民主很失望,覺得沒有前途,尤其是一些民運分子,認為我們這些年來的工作白做了,並沒有什麼成效,“共產黨還是共產黨,社會還是那麼黑暗,自己的境況卻愈來愈貧困,值得嗎?”其中有一些傢夥還變得很庸俗很勢利,唯錢是圖。有一個在89年被抓進去勞教的姓李的教師就說道:“讓我做這些,首先問一下,給我多少錢。”有的人還說,“你做那些有什麼用?這麼大的國家,你們還不是蜻蜓撼石柱?”

民主是個世界性的問題,也是國際大趨勢,作為世界大國的中國當然也概莫能外。這些年來,儘管中國仍離民主尚遠,但已經悄悄在發生著變化。尤其是胡溫執政後,一些事情正在得到改變。這點我們不得不承認,民主正降臨在中國大地上。

這說明,我們的工作並沒有白費。

一是胡錦濤的權力下降。據外界媒體報導,胡錦濤和前幾屆中國領導人相比,其權力有所下降。這種情況對胡來說可能是不好的事情,因為沒有了過去諸如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那樣的威風,但對民主事業來說卻是一個好的開端。大家知道,一般實行民主制度的國家,其首腦的權力並不是絕對的,而是有所限制的:他並不能說一不二,同樣要受到限制監督,可能遭到彈劾和選舉掉。而胡錦濤的權力下降,如果按照那種庸俗的政治觀點來看,是胡錦濤的權力手腕不行或者能力有問題,有一些民運人士也是這樣看的。這實際是沒有民主意識,理解不了胡錦濤的“良苦用心”。胡的權力下降,是民主的趨勢,是民主的需要,也是他所做出的民主的讓步,是一種正常現象,是一種好事情,對他,對國人都是好事情。

二是民生得到重視。這同樣是民主的功勞。這些年來,我們不斷地抗議,老百姓不斷追求自身的權利,權利意識覺醒使得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先是78年,再是89年,後是法輪功,一場又一場的民主運動,中共雖然血腥鎮壓,但是社會已經在發生著變化,在悄悄地向民主、人權、自由接近。民間也興起了一股維權熱,人民的權利意識得到空前提高。理論文化界的控制,已經有所鬆動,一些明放暗放的文章衝擊著這個社會。繼江澤民、朱鎔基等領導人後,中國的民生事業也得到大幅改善,新一屆領導人更是提出“執政為民”、“和諧社會”的口號。儘管在許多方面還不盡如人意,讓人懷疑這些口號的真誠性,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進步。尤其是胡溫所極力作出的一幅親民樣子,也確實做了一些有益於百姓的事情。比如今年開展的打擊自行車盜竊犯罪活動,就是向十多年來懸而未決的社會問題宣戰。不害怕你不做,就害怕你想不到。現在既然當局提出了這個想法,雖然有些做得並不到位,但有這個意識,當然是好事情,是個進步啊。

三是戶口限制有所打破,國企改革步伐變慢。戶口一直是套在中國人頭上的一個枷鎖。這些年來人們不斷地呼籲,不斷地抗議,但在江澤民時期,卻沒有得到改變。而胡溫時期已經發生著變化,許多地方取消了農非二元戶口之分。國企改革,在以前甚囂塵上,造成一批又一批的職工下崗,生活陷入困境,社會矛盾加劇。現在,國企改革步伐已經放慢,而著重放在安排下崗職工再就業問題上。這種對民生的重視,不能不說是一個進步。

四是政治環境有所鬆動。記得在過去,每逢“6.4”,中共如臨大敵,表現出不必要的緊張,這些年來有所鬆動,對一些“6.4”遺留問題,也不象過去那樣諱莫如深。對胡耀邦召開規格較高的悼念活動,就是這方面比較有代表例子。

五是文化領域比較寬鬆。如果從國外媒體的報導來看,國內是暗無天日的,人們簡直無法生活。事實不是這樣的,同過去相比,已經得到極大的改變。我們可以“自由”地出版一些東西,報紙刊物可以發一些繞著彎子的批評文章,尤其是互聯網,在自由之中邁進著。這一點不是中國當局禁不住,而是沒有下決心禁止。

六是對異議人士“手下留情”。比如高智晟,如果放在毛澤東當政時期,其結果可想而知,如果放在鄧小平當政時期,也不會有好果子吃的,但是如今在國際廣泛的聲援下,卻判了個緩刑。要說這是因為國際輿論,倒不如說是中共“手下留情”,更是民主事業的勝利,是我們的勝利。

從以上各方面看來,中國目前正在發生著變化,其趨勢就是民主和自由。這說明,這些年來,我們的努力並沒有白費。我們的工作也並沒有白做。如果沒有我們這些人的奮鬥,中國民主事業也決不會如此之快的。

轉自《民主論壇》(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梁治:兩千七百億中國大學欠款誰來買單?
梁治:官員的承諾是個屁
梁治:是誰在縱容盜版市場
梁治:悲哉!中國畫家為鈔票而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