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決定美國汽車市場

【大紀元4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黃安文編譯報導)《汽車消費者》雜誌專欄作家約翰‧麥考米克,最近撰文就生態環境方面的智囊團民社研究所(Civic Society Institute) 的一項有關密西根汽車工人支持每加侖汽油行駛四十英哩(40 MPG)的油耗規定的調查發表評論。民社研究所的調查聲稱,密西根汽車工人壓倒性的支持40 MPG的油耗規定。

麥考米克先生在文中說道,這項調查顯然並未告知受調查的一千名汽車工人將面臨的殘酷現實,此即支持40 MPG的油耗標準將會以喪失他們的工作機會作為代價。因為事實上在美國,無論他是美國人、亞裔或是歐洲人,都還沒有一個在線汽車工人對30 MPG的標準有充份的心理準備,更不用說是40 MPG了。

他表示,民社研究所這樣的機構若不是把問題過於簡單化,便是缺乏充份的資料。在看到其它地區出現非常省油的車輛後,就問為什麼不能在美國銷售這樣的車,從而忽視了不同汽車市場間的一些基本現實差距。

麥考米克先生接著分析了影響顧客選購何種車輛的因素。一個主要因素就是汽油稅收政策,而非汽車工人。假使美國汽油價格是目前的兩、三倍高,同時又有高品質柴油供應,而柴油價格又低於汽油的話,那麼美國人肯定會對非常省油的車輛感興趣。不過就目前的情況來講,考慮到美國人的生活方式和相當便宜的油料,像福特F-150和雪弗萊Silverado這樣的大卡車幾十年來都一直是最佳暢銷車,那就沒有什麼好奇怪的了。

價格則是省油的歐洲車沒有在美國上市銷售的另一個原因。多年來,歐洲顧客一直在買小型車,並已對高價格習以為常。若換了美國人,其心理承受度可就沒那麼大,那樣高價位的小型車是會令美國人逃之夭夭的,這是任何一家歐洲汽車公司在美國銷售小型車時都得面對的痛苦事實,而疲軟的美元更使這種局面雪上加霜。

麥考米克先生說,民社研究所指責密西根州立法機構及三大汽車公司對油耗指標心存自滿,並重彈有現成省油技術這樣的老調,認為底特律早已具備製造100 MPG的車而且長開不壞的能力。他們還認為三大汽車公司刻意保密這種技術,因該技術與石油公司的利益相衝突。

但事實上,三大汽車公司正在努力改進提高燃油效率的技術:動力混合驅動、電動車、氫氣車、先進柴油技術,它們也在北美以外的市場銷售高燃效的汽車,不過,這可並不意味著美國早就具備這方面的技術隨時等著被採用。

麥考米克先生在文中反詰,為何這些智囊團不去盯著亞洲的汽車製造商呢?其中最大的一家正大筆投資生產大型卡車,而這些車輛的燃油效益遠遠達不到40 MPG!和華盛頓智囊們的觀點相反,麥考米克先生認為,除非美國政府對汽油、車輛/引擎大小等進行徵稅,否則美國人就還沒有到放棄他們偏愛大而寬敞的車輛的時候。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駕駛員未遵守飛行路線 麥克林居民受噪音之苦
廢物當燃料 科技大學開發外燃式引擎車
美網站票選最省油車 HONDA Fit奪冠軍
十大最佳服務的汽車品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