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18吋技術,台積電2012年達陣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 )昨指出,台灣是全球12吋廠最大的集中地,隨著12吋廠投資額與技術研發代價提高,國際大廠紛紛退出行列,未來投資額更大的18吋廠,更少業者有能力參與。

可望領先英特爾、三星

IEK指出,預估一座18吋廠投資額高達新台幣3,000億元以上,目前約有英特爾、三星與台積電(2330 )開始著手研發技術,2012年可望問世,其中以晶圓代工的台積電最有希望研發成功。

IEK電子產業研究組組長姜常俊表示,台灣到今年12吋廠至少超過十座,預估到2015年將達27座,其中以DRAM廠最多,到今年或是明年將超越韓國,成為全球最大DRAM產國,但他認為,目前12吋廠設備有八成向國外購買,預計18吋廠的設備自製率有機會提高,全球除了英特爾、三星著手以45奈米切入18吋技術研發,並往32、22奈米延伸,台積電即將動土的研發大樓,將是18吋技術研發指標。IEK昨舉行「第一季產業動態觀察報告」,IC產業與應用部經理簡志勝表示,12吋晶圓廠時代來臨,提升台灣半導體業的產業競爭力,一座12吋廠投資金額8、9百億元,進入門檻提高,國際IDM廠紛紛退出投資與開發行列,3C產品換機又增加市場需求,12吋供給減少、應用產品需求增加,台灣半導體業競爭優勢大為提高。

台灣IC產值 2010破2兆

簡志勝估計,12吋廠將是台灣產業競爭優勢,未來三年內,全球DRAM業新增12吋月產能46.5萬片,台灣約佔達50%;晶圓代工新增12吋月產能需求為22.5萬片,台灣新增產能約達70%,到2009年,台灣晶圓製造累積將投資5,800億元,增加12吋產值2,700億元,加上目前產值達7,000多億元,2009年台灣晶圓製造產值將破兆元,2010年IC總體產業產值上看2兆元,比前年成長24.6%。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