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即將離任的法國總統希拉克

標籤:

【大紀元5月1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內甚涅拉2007年5月10日華盛頓報導)再過幾天,法國總統希拉克就要離任了,他將讓位給擊敗社會黨候選人羅雅爾的中間偏右的政治家薩爾科奇。我們來回顧一下希拉克的政治生涯和他留給後人的遺產。

兩度任總理 三次競選總統

今年74歲的中間偏右的希拉克已經雄據法國政壇40多年。希拉克當年受戴高樂將軍的感召進入政界,20世紀60年代中期從科雷茲偏遠省份當選法國國民議會成員。他1967年首次進入政府擔任公職,當時擔任總理的蓬皮杜任命他當副部長。

希拉克曾經當過兩任總理,第一次是在德斯坦總統任期內擔任總理兩年,第二次是為社會黨總統密特朗當總理。密特朗總統中間偏左,希拉克中間偏右,兩人相處極不和諧,但希拉克還是擔任了兩年總理。

希拉克還擔任過18年的巴黎市長,從1977年一直到1995年。在此期間,希拉克曾經因為一場涉及政黨資助和個人開支的醜聞而名聲受損。但是他從來沒有被起訴。

希拉克曾經三次競選法國總統,1995年終於如願以償,當選總統。2002年希拉克獲得連任,但是他沒有謀求第三個任期。幾天前另外一位中間偏右的政界人士薩爾科奇當選法國新總統,希拉克將於5月17號離開愛麗捨宮。

力促法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強國作用

美國對外關係理事會歐洲政策專家庫普錢說,薩爾科奇將讓二戰時代的法國領袖們退出政壇。

庫普錢說:“不管是希拉克那樣的新戴高樂主義人士,還是像密特朗那樣的社會黨人士,那些法國領袖們都會傾向繼承戴高樂主義的衣缽,這個衣缽就是要法國在世界中發揮強有力的作用,要歐洲足夠強大,來抗衡美國。”

專家們說,在外交政策方面,人們會記住希拉克強烈反對美國在2003年進攻伊拉克。由於在伊拉克問題上的觀點不同,美國和法國之間的關係持續緊張。但是,分析人士說,薩爾科奇公開親美,會開始修補這兩個老盟國之間的關係。

在中東方面,希拉克試圖重振法國在中東地區,特別是在敘利亞和黎巴嫩這兩個法國前殖民地國家的影響力。在非洲,希拉克試圖修補同法國前殖民地國家的關係。

勇於承擔責任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專家塞爾法蒂說,希拉克從政始終都秉持無畏的立場。

塞爾法蒂說:“比如說,他當選幾個月就終於承認法國在二戰期間參與處決猶太人的責任,並尋求民族的寬恕。對於他來說,只要種族隔離不廢除,他無論如何都不會去非洲。”

成敗皆有 功大於過

分析人士說,希拉克在外交政策領域最大的挫敗發生在2005年,當時他無法說服法國人投票採納歐洲憲法。在國內,希拉克在總統整個任期中都無法推動主要的經濟和社會改革。

庫普錢說,儘管有這些挫折,希拉克取得的成就可能要超過人們認可的程度。

庫普錢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從2005年法國人對歐洲憲法投下反對票以來,希拉克就已經開始成為跛腳鴨。德維爾潘總理試圖修訂勞工法,法國人上街示威,阻止政府這樣做,希拉克領導的政府又一次遭受打擊。但是總體來說,希拉克在最後10多年中還是比較好地引導了法國的政策。

“事實也證明,希拉克對待伊拉克問題的立場要比支持這場戰爭人士的立場更加真實。雖然法國的失業率始終在10%左右徘徊,但是法國經濟在希拉克擔任總統期間還是有所增長。所以,我要說的是,雖然希拉克名望不高,但是他付出的努力還是給人深刻的印象。”

很多分析人士說,法國新總統薩爾科奇將首先集中精力處理國內問題:即經濟和社會改革。然後,他才能將注意力轉移到國際事物方面。一位分析人士說,薩爾科奇在競選總統時完全忽視了國際問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希拉克承認失言收回說話
希拉克將不尋求連任總統
法反對美國在歐部署飛彈
江棋生:法國記者並沒有誤解溫家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