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2008年起 十億元觀光基金嚴選主角拚國際行銷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十八日電)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表示,台灣發展觀光,觀念已到非改不可地步,必須找出「主角」,再傾國家資源全力扶植。因此,天女散花地補助各地方政府政策確定喊停,自97年度開始,觀光局的「觀光發展基金」不再編列補助地方政府,約可省下新台幣7至10億元經費,全力衝國際觀光行銷。

據觀光局統計,今年第一季來台旅客人數合計為88萬人,年增率僅2.49%,經建會官員表示,中央政府發展觀光觀念已到非改不可的地步。

政府近年拚觀光不遺餘力,在行政院成立「推展觀光委員會」繼提出觀光客倍增計畫後,去年觀光局配合「2015年經濟發展願景第一階段三年衝刺計畫」,希望在2009年來台旅客可達到520萬人次,國內旅遊1.2億人次及產值4483億元目標。

經建會官員身為行政院推展觀光委員會成員,看到拚觀光實際數字成長緩慢,官員於是向國際高階觀光經理人請益,結論是觀光策略必須大改變。

經建會官員表示,過去拚觀光,各地方政府舉辦大大小小活動,或興建公共設施,都很容易掛上與觀光相關,一旦中央政府同意補助一地的神明出巡、其他縣市就跟著要,經費很快就分配完畢,但最後到底拚觀光的成績在那裡?誰也說不清楚。

經建會官員認為,國際高階觀光經理人實際來台後,認為台灣一直在說「我們有什麼什麼,非常適合發展觀光」,但事實上,發展觀光應該秉持「嚴選主角」心態,例如你會因為想看金字塔去埃及、想看帆船飯店就會去杜拜,台灣應該挑選出主打產品,傾國家資源扶植,天女散花型的投資,根本是錯誤策略。

經建會官員認同這樣的想法,因此已決定過去列在觀光局「觀光發展基金」項下,每年約有7至10億元補助各地方政府與觀光相關建設,自97年起將不再編列,改由經建會編列中央預算去補助該有的觀光建設,而觀光局可利用這約十億元經費好好執行國際觀光行銷。

官員說明,未來拚觀光另一個觀念重大改變,就是行銷比產品重要,要說動國際觀光客來台灣;也建議觀光局考慮縮小至海外設點方式,改參考澳門模式,與當地大旅行社簽約,並建立績效評選,以創造多少人來台灣為標準,表現好給予旅行社多少的紅利,當地人最熟門熟路,交給他們辦省錢又有效率。

至於現行觀光局找當紅偶像團體赴日本韓國推銷台灣觀光,官員認為,誰都可以找,但應訂定數字事後並考核有沒有達到效果,否則,改採請日本、韓國當地最紅的名人代言,例如找木村拓哉可能會贏得更多的日本人信任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