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正紀念堂更名在台灣引發爭議

人氣: 13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5月2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熊健2007年5月20日華盛頓報導)五月十九號台灣台北市中心的「中正紀念堂」在陳水扁總統主持的揭牌儀式上正式改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這一行動導致藍、綠兩派民眾到現場發生爭執,甚至發生肢體衝突。陳水扁表示,這次正名行動是台灣解除戒嚴的具體實現。可是前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表示,此舉會引起台灣民眾的對立,這不是大家所樂見的。

*陳水扁:改名體現思想解嚴*

台灣總統陳水扁在五月十九號下午舉行的台灣民主紀念館揭牌儀式上指示把中正紀念堂門口的「大中至正」的牌樓改成「自由廣場」。他強調改名是思想、空間和精神解嚴的落實和實踐。

陳水扁指出,五十八年前的五月十九號國民黨政權對台灣地區發佈戒嚴令,從此開始三十八年的軍事戒嚴,把台灣人民強行置於威權統治的黨國體制之下。一直到現在,台灣人民還可以感受到過去歷史的陰影。

他重申,蔣介石是「二二八」事件的元兇,這次改名是將獨裁者請下神壇,只有中正紀念堂完成正名才是解嚴的具體實現。

由於中正紀念堂的招牌一時不能拆,台灣教育部以進行維修工程為由把招牌遮住,然後把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的招牌立在前門,而紀念堂的建築本身都用布縵遮住。

*改名伊始藍綠陣營起衝突*

中正紀念堂改名國立台灣紀念館的掛牌儀式之前的當天早上,紀念館附近就開始出現藍綠兩派人士的民眾衝突事件,甚至爆發肢體衝突。而中正紀念堂園區,從五月十九號零時開始,全面實施淨空安檢,台北市警方動員700名警力到場維持秩序。四周入口處以金屬欄圍住,全面禁止民眾進入。有民眾認為搞民主紀念館而不准人民觀看,這對民主來說是莫大的諷刺。

台北市長郝龍斌表示,在紀念館南北兩側懸掛印著「台灣民主紀念館」字樣的布縵已經違反了文化資產保存法的有關規定。五月十九號晚上,台北市政府已經指示中正紀念堂管理處,限令立即處理,否則不排除台北市政府自行強制拆除遮蔽中正紀念堂的布縵,因為這次申請維修中正紀念堂的項目是屋頂漏水處理以及更換琉璃瓦,和布縵無關。

*謝榮峻:台灣人大多支持*

全美台灣同鄉會會長謝榮峻對陳水扁親自主持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揭牌儀式表示讚許。謝榮峻認為,蔣介石在台灣的獨裁統治沒有甚麼好紀念的。

謝榮峻說:「國民黨時代蓋的中正紀念堂,是專制時代硬加在台灣人民頭上的一種建築物。全世界沒有一個民主國家紀念以前的獨裁統治者。大部份台灣人認為,中正紀念堂的更名是早該做的事情。」

針對中正紀念堂改名為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所引發的藍綠的衝突,民進黨2008年總統大選的候選人謝長廷表示,蔣家的後代和「二二八」受難者的家屬從不同的經驗出發,看待這個問題會有不同的感受,都應該相互尊重和包容。

針對謝長廷的這個看法,全美台灣同鄉會會長謝榮峻認為,尊重和包容是互相的。他說,中正紀念堂矗立在台北市中心已經有二十七年了,這對台灣人來說是非常不尊重的一個做法。

謝榮峻說:「改為台灣民主紀念館,是所有住在台灣的人民的一個普世價值,應該大家高興才對。台灣既然要說是一個民主國家,就不應該紀念爭議性的人物。這件事是一個時代的變遷,自然的演變。而台灣民主紀念館象徵台灣人民爭取民主自由。」

*孟玄:為選舉製造對立*

可是旅美台灣政治事務評論人士孟玄卻對陳水扁將中正紀念堂改為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的行動提出了嚴厲抨擊。他認為陳水扁的舉動是刺激台灣島內的族群對立。

孟玄說:「造成選舉能夠把民進黨的選票和對方的票擠出來。我想大部份的人認為這是一個很無聊的舉止。這對台灣的民主是一個很大諷刺。既然對蔣介石有這麼大的仇恨,這麼久了都不去搞它,現在突然想起來,來搞正名的事情,大家心理都明白就是為了選舉。為了選舉,製造對立,製造仇恨。如何可以把台灣治理好呢?」

*馬英九:法律不許*

國民黨2008年總統候選人馬英九在五月二十號指出,台灣是一個法治國家,陳水扁如此做會引起對立,這是台灣人民所不樂見的。他說中正紀念堂的設立有組織條例,這是立法院通過總統公佈的法律,不能說名稱在法律上沒有改,卻由中央機關自己宣佈改了,這種行為絕對在法律上不能允許。台灣中央政府要三思。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