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全球暖化 聯合國氣候小組公布重大報告

標籤:

【大紀元5月4日報導】(中央社曼谷四日法新電)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今天在曼谷就溫室廢氣排放處理辦法,提出一份劃時代文件,內容要點如下。

▲廢氣排放量正快速增加

溫室廢氣一九七零年至二零零四年的排放量增加了百分之七十,二氧化碳或類似氣體由一年二百八十七億公噸增加到四百九十億公噸;至於一九九零年至二零零四年的增幅為百分之二十八。

目前占排放量四分之三以上的二氧化碳,自一九七零年和一九九零年迄今的增幅分別是百分之八十和百分之二十八。

排放量增幅最大的是能源供應業,在一九七零年至二零零四年間,增加了百分之一百四十五;其次是運輸,增幅為百分之一百二十。

能源節約的強化程度遠不及全球所得和世界人口的增加速度,這兩者使得石油、煤和天然氣的燃燒量增加。

依目前趨勢,預估二零三零年之前的廢氣排放量將較二零零零年的水平增加百分之二十五至九十。

預估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的廢氣增量是由開發中國家造成,但這些國家的人均廢氣排放量仍將遠低於富裕國家。

已開發國家的人口在二零零四年占全球百分之二十,但卻占有全球溫室廢氣排放量的百分之四十六。

▲穩定排放量與所須付出的代價

減少排放量的幅度和速度愈高,所須付出的代價也愈大。但代價可以相對降低,並有一些現存或能即刻開發的技術可供運用。報告指出,在衡量立即採取行動的代價時,應將延誤行動所將造成中、長期代價升高的風險估計在內。

報告中所強調的可能狀況包括:

將二氧化碳類似物的排放量穩定在百萬分之四百四十五至五百三十五,將使前工業化時代以來的整體地球升溫幅度限定在攝氏二點零至二點八度。這方面的代價在二零三零年將不及全球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的零點一二個百分點。

若將排放量穩定在百萬分之五百二十五至五百九十,則前工業化時代迄今的升溫幅度將限定在攝氏二點八至三點二度,因此造成二零三零年全球國內生產毛額的成長減損將不到零點一個百分點。

若將排放量穩定在百萬分之五百九十至七百一十,則升溫幅度為攝氏三點二至四點零度,對二零三零年全球成長速度的減損率不及百分之零點零六。

▲減少廢氣排放量的選項 

報告中強調「制訂碳的價格」,亦即將代價轉嫁給生產者與消費者,間接反應石化燃料對環境的傷害。持續徵收碳排放費用將鼓勵民眾更有效使用能源,並轉而使用更乾淨的能源。

可能的減少廢氣方法包括官方管制、課稅及徵收費用與建立碳交易市場,污染者可以在這裡交換污染許可。

在能源產業對碳排放量制訂價格會特別有效。二氧化碳每噸定價二十至二十五美元,可以讓能源產業發生轉變,將使得再生能源在二零三零年的市場佔有率達到三成五,幾乎是二零零五年的兩倍。

風力、太陽能及地熱等再生能源應該獲得鼓勵。提供協助的方法包括生產者補貼、優惠稅率及責任收購這些再生能源。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更嚴格的建築標準、強制消費者以符合經濟效用的方式使用燃料、使用混合生質能源並投資更佳的大眾運輸系統,這些都是政策選項。到了二零三零年,建築產生的廢氣可以減少約三成,帶來「經濟淨利」。

碳隔離是一種引起爭議的原型技術,將燃煤發電廠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存進地底,這種技術對二零三零年之前裁減廢氣排放量「有可能做出重要貢獻」,雖然技術、經濟與政府規範因素將產生重大影響。

在二零零五年,全球電力一成六來自核能。到二零三零年,二氧化碳排放價格達每公噸五十美元時,核能發電可能佔總發電量一成八,「但是安全、禁止武器擴散及核廢料依然是個疑慮」。

使用地球工程法、或在太空架設遮光鏡、或在海洋灑鐵粉以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減緩全球暖化的非傳統方法,報告都認為無效。報告內容指出:「這些方法都是純理論且尚未獲得證實,且帶有未知的副作用風險。」

相關新聞
科學家:格陵蘭融冰恐致海平面上升七公尺
泰國氣候專家:曼谷未來面臨淹沒危機
氣候會議研擬遏制暖化措施  接近達成協議
詩人黃翔連續三年應邀出席紐約國際文學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