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新:水稻畝產130434.14斤的奇蹟是怎樣創造出來的?

周宇新

人氣 11
標籤: ,

【大紀元6月30日訊】大躍進運動中最荒唐、最離奇的事是放高產「衛星」,即高產記錄。高產「衛星」主要集中在農業,放得最多、最離奇。

1957年毛澤東提出:將來,中國要變成世界上第一高產的國家,有的縣現在已經是畝產千斤了,半個世紀搞到畝產兩千斤行不行呀?

1958年的八大二次會議制定農業發展規劃,糧食指標1962年要達到6000億斤~7000億斤。三十多年後的1992年,我國的糧食總產量才達到8840億斤,顯而易見,那時的指標是過高了。高指標的刺激,促成了高產「衛星」的出現。高指標和高產「衛星」相輔相成,刮起了愈演愈烈的「浮誇風」。

1958年6月,首先由河南開始宣佈小麥畝產「衛星」2105斤,繼之放出的「衛星」一個比一個更高: 3215斤, 3530斤, 4353斤,4535斤,4689斤,5130斤。

7月,國家統計局提出統計數字必須為政治服務的方針,為虛報產量開了綠燈,「浮誇風」更加猛烈。

當年的「躍進縣」典型河北徐水縣,其「衛星田」的成績是:白薯一株120斤。他們將要創造出的奇蹟有畝產100萬斤的甘薯。

在眾人推波助瀾下,各種高產「衛星」競放,其數字愈發令人不可思議。

隨著小麥高產,早稻高產又傳捷報:畝產過萬斤。

特別是湖北麻城有塊稻田,竟放出了早稻畝產36956斤的「衛星」,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據稱這塊田的稻穀都厚到了把雞蛋放在稻禾上面滾動,它始終不會掉到田裡去,小孩也能站立在稻穗上面的程度。《人民日報》為此專門發表社論慶賀,稱之為「天下第一田」:「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解放了的人民可以創造出史無前例的奇蹟。

而事實上,直到2001年9月初,我國超級雜交稻才創造了畝產2393斤的世界高產記錄。

不過,更令人吃驚的事還在後面——湖北麻城早稻畝產36956斤這個記錄很快被廣西環江縣打破了。這顆「衛星」是這樣上天的:

該縣縣委書記認定要「爭全區第一、全國第一、天下第一」,要放畝產10萬斤的「衛星」。為了這個目標,他們把原來搞試驗的一塊一畝一分三厘田地裡的禾苗全部拔出來,再犁耙、深耕,將成千上萬擔各種肥料堆放在田中,將泥肥耙融耙爛。然後動員了當地社員、機關幹部、中小學教師等近千人,在兩天內不分晝夜地將附近一百多畝稻田中長勢最好、已成熟的禾苗,連根帶泥挑到試驗田中並□,密植到小孩在禾苗上爬來爬去也掉不下來的程度。

在並兜過程中,為了防止禾苗倒伏,他們用木樁支撐後再用竹蔑片攔腰將田塊分割成五六尺見方的格子,四周也用木樁頂實,這樣禾苗便直立在一塊塊的格子裡了。這塊田地由幹部日夜看守,專人護理。因禾苗密不通風,他們將噴霧器改成鼓風機、裝上竹管由十多個人輪流鼓風,日夜不停。

折騰了十幾、二十幾天後,開始收割。收割時,縣委書記邀請各級黨政領導和各地的參觀者共6000多人舉行了隆重的開鐮儀式,並參觀整個現場收割。400多男女社員參加了收割。

收割時,把田頭收割下的穀子用一擔擔籮筐裝滿,每人一擔挑起,排成長長的隊伍,像遊行一樣在縣城主要街道轉一圈後,把穀子運到縣委大院過秤、堆放。收割的隊伍在街上遊行時,附近四個生產隊的糧倉裡,一群群社員遵照縣委的指令,挑起準備好的一擔擔穀子,當隊伍路過時,就成群結隊地尾隨跟上,這樣挑谷遊行的隊伍一下子便增加了兩倍多。即使這樣,估計還不能達到預計數量,於是,在亂哄哄的過秤現場,策劃者又指揮運糧的人群過完一次稱後,不倒上谷堆,又重新回到未過秤的隊伍中再重新稱過一次,如此循環反復,過秤的數字越來越大。

經過十幾個小時的折騰,直到當天深夜才過秤完畢。統計出數字:畝產130434.14斤,一個全區、全國、全世界歷史上空前的水稻畝產最高記錄便創造出來了。

事後,細心的人曾做過統計:當天收割的稻田裡,實收穀子26000多斤,從四個生產隊的糧倉裡挑出了67000多斤穀子,另外剩餘的47217.4斤純粹是在反復過秤中創造出來的。@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劉文雄成立競選總部強調當選推交通經濟運動
綦彥臣:領導為何偏好蓋房?
電腦周邊裝置雙雄昆盈群光季報表現搶眼
撣塵:穿著旗袍的狐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