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勒斯登 杉普歌劇院風華

章艾蓁 撰文、攝影

人氣 56

德勒斯登的瑰麗,譜寫在古城王宮建築的飛簷走壁之間,一如帶著晶瑩露珠的蓓蕾花瓣,爭相盛開在每吋凹凸不平卻滿溢滄桑美感的鵝卵石大道上。這裡的音樂成就亦然,多少扣人心弦的樂章和戲劇,數百年來不曾間斷地由古典音樂大師們創作演繹,教人實難想像;如果德國音樂界少了德勒斯登,那流逝的光芒會變得何其黯淡落寞……

劇院廣場上的杉普歌劇院和文藝復興式的王宮遙遙相望,王宮旁主教堂的圓弧後殿與王宮恰恰隔出一道幽靜而富麗的街坊;戴著毛帽的老人站在角落,手裡慢搖著古音樂箱,使得這方圓內縈繞著輕盈如雲絲般的樂聲。

前方遼闊的劇院廣場中央,有一座薩克森國王約翰跨坐在駿馬上的紀念雕像,許多年輕人輕鬆地坐在雕塑旁休憩。環顧這左伴茲溫葛皇宮、右襯易北河的華麗廣場,而身後不容忽視的主角背景,正是兼具有巴洛克暨新文藝復興形式的杉普歌劇院。

杉普(Semper),是創造這座音樂聖殿的偉大建築師的名字;在德國境內,以建築師之名為歌劇院定下永恆稱號,甚為難得。杉普在十九世紀中葉就與音樂家華格納結為好友,兩人卻也因捲入在德勒斯登發生的政治改革事件,而被迫逃離他鄉。

不過,我們看到了歷史燦爛之亮面──當杉普賦予了歌劇院完美的輪廓之後,生活一度陷入顛沛流離的華格納,終於在德勒斯登找到這座屬於自己的輝煌舞台。他的音樂生涯瞬間大放異彩,邁入高峰境地;《黎恩濟》序曲於1842年登場時,立刻獲得了熱烈迴響,那如雷的掌聲,似乎至今仍在杉普歌劇院裡延續著……。薩克森王國以華格納為榮,也賦予他擔任宮廷音樂指揮的無上榮耀。


杉普歌劇院

隨著華格納的步伐,理察.史特勞斯成為杉普歌劇院另一位重要的浪漫主義音樂貴客。1905年時,史特勞斯以新約聖經為題材的歌劇《莎樂美》在德勒斯登首演,爾後,他的《埃萊客特拉》、《玫瑰騎士》等創作也在此由德勒斯登宮庭歌劇樂團(Dresdner Hofoper)配合演出。音樂家們寫下的,不只是個人澎湃激昂的情緒思潮,同時,也逐步紮實地開拓了歌劇院的繁華歷史。

我們現在看不到舞臺布幔背後的辛酸,但它確實從漫天火舌中、二次大戰砲火攻擊中、易北河氾濫災情裡走過,然而這些都無法改奱其領導世界古典音樂的超前地位。全球最古老的管絃樂團之一、名聞遐邇的薩克森德勒斯登國家交響樂團(Sächsische Staatskapelle Dresden),創辦歷史橫跨450餘年,便是在此奠下深厚根基。

靠近郵政廣場(Postplatz)的音樂票務中心,時常排滿了等待購票的人潮,芭蕾、劇曲合唱、爵士樂、交響樂……輪番上陣,熱門的節目通常很早就搶訂一空,你得時時觀察半年內的最新節目表,才能及早選到自己喜歡的座位。

八月中溫暖的早上,10點55分,德勒斯登國家交響樂團的團員們在後台準備就位。我拿著第三層迴廊包廂2排6號的入場票直奔杉普歌劇院。文豪歌德和席勒的雕像就在門口迎接著每位樂迷,門廳口前的兩位紳士服務員穿著一身深灰色優雅的燕尾西服,指引賓客入座的方向。

各樓層的環型迴廊裡,穿梭著正在尋找座位的人們;這並非《純真年代》電影裡的復古場景,而是真實且繽紛的生活一角。挑高炫目的大堂,閃爍著華麗水晶吊燈散發出的璀璨之光;四周金色古典壁燈的光暈烘托著柔白弧形壁面上金箔圖騰的細膩曲線;如緞帶絲絨般的粉嫩壁畫,一圈又一圈地裝飾在層層疊疊的觀眾席廊間。

趁這開場前的短暫時間,我抬頭仰望吊著華燈的天頂;以圓形為圖底的穹拱,繪滿了唯美的詩意古畫,圖中美麗的仕女和天使的肢體姿態,隱約流露著充滿戲劇性的神情張力。在音樂之外,屬於文藝復興風格的氣息與撼動,都輝映在杉普歌劇院的訪客眼裡。

舞台左右兩端優雅的白色雕像,矗立在帶有希臘風味的圓柱之間,而《浮士德》(Faust)、《華倫斯坦》(Wallenstein)兩齣德國名劇之名,也顯著地刻寫在塑像旁。

忽然之間,燈光微暗。11點整了,短而有力的鬧鈴聲響起,交響音樂會準時開始。舞台正上方的古典字鐘,緩緩地秀出當下時刻的羅馬與阿拉伯數字組合。

交響樂團在法國指揮家高格斯.普烈特(Georges Prêtre)的率領下登場。一陣熱烈掌聲迎接後,瞬間化為靜默;聲響再起,便是匈牙利名作曲家巴爾托克(Bartók)的SZ 116管弦樂協奏曲。成串的樂章就像畫面不斷轉折的故事片段,高潮迭起,時而亢奮、時而寂寥蕭條,像在幽幽森林中困惑追尋。身旁的德國老先生直探頭往下方的樂台凝望,不時沈醉地跟著節奏擺頭輕晃。等到下一段貝多芬的第三號 Es-Dur op. 55 交響樂奏起,音樂氣氛又轉為溫和柔媚,猶如在平順無波的河域裡享受飄遊。

我們很難衡量杉普歌劇院,究竟是音樂比建築體卓越,還是建築本身的光輝比歌劇舞台更具吸引力;抑或可謂兩者相輔相成,彼此相襯。從燈火輝煌的劇院走向靜謐大廳,一樽樽灰綠色的對稱雙圓柱,支撐起綿延不絕的彩繪拱頂,搖曳生姿的枝形吊燈,垂墜在貴氣逼人的旋梯之間。當成群穿著黑紫色禮服的盛裝少女盤起秀髮、手持蕾絲扇,端莊地走在劇院殿堂時,不禁教人恍若掉進了十九世紀的風華漩渦,在香氛迷人的音樂世界裡迴旋著。

--摘自 大塊文化《德勒斯登:浪漫古典的夢幻之城》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威爾第的大型歌劇「阿依達」
綠色諾貝爾獎揭曉 冰島銀行家搶救鮭魚
文正:藝術聖典(二)
德勒斯登易北河谷 世界文化遺產頭銜難保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