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黨外力量催生解嚴 李登輝扮關鍵溝通角色

人氣: 5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5日報導】解嚴二十週年專題報導(中央社記者李佳霏台北十五日電)二十年前宣布解嚴,台灣踏出脫離黨國體制的第一步。時任副總統的李登輝在解嚴前,被故總統蔣經國賦予與黨外人士建立溝通管道的任務,影響深遠。李登輝回憶擔任總統後邀請黃信介當總統府資政,對黃信介說,「或許你不認識我,但我已經認識你好幾年了」。

時間回到1986年三月,蔣經國召集國民黨第十二屆三中全會,會中決定「政治革新」,五月蔣經國指示與黨外勢力進行「溝通」工作。

同一時間,蔣經國召見李登輝,指示李登輝多參與和黨外人士之間的溝通,當時李登輝認為,他不能主動做這種事,否則會被誤會。蔣經國對黨外人士的看法日趨肯定,也促使國民黨的改革。

李登輝回憶,蔣經國宣佈解除戒嚴,原因是擋不住潮流,蔣經國也覺得反對戒嚴的人太多了,無法壓制,「但如果蔣經國沒有解嚴的意思,國民黨內是沒有人敢提議的」。蔣經國也體認,國民黨要在台灣生存,就一定要民主化和本土化,時代潮流、環境都在變,國民黨一定得要改變。

台灣團結聯盟主席黃昆輝分析,蔣經國在解嚴前,指示李登輝加強與黨外聯繫的動作,顯示蔣經國深知必須面對黨外力量茁壯的事實,也擋不住台灣人民追求民主的潮流,使得李登輝與本土力量連結,成為解嚴後,台灣政局發展的關鍵因素。

李登輝最早認識的黨外人士是黃信介,那時黃信介是前台北市長高玉樹的助選員,一次在赤峰街的演講,讓李登輝對黃信介有不錯印象,卻沒什麼機會互動。後來李登輝請黃信介當總統府資政,曾對黃信介說:「或許你不認識我,但我已經認識你好幾年了」。

李登輝認為,若不是黨外力量讓蔣經國改變思想,決定解嚴,他繼任總統之後沈潛兩年才推出系列的民主改革工程,就無法一路平順。

他也認為,解嚴是一個歷史性決定,也是一個領導人面對變局時所做出勇敢而果決的前瞻性決定。解嚴的意義在於整個民主化歷程,不是解嚴這個事件、時點。台灣的民主化是全體台灣人民努力才能達成,是「人民的力量」,不是哪一個政黨、哪一個人士的功勞。朝野應該深思的是,解嚴以來,台灣民主深化不夠,仍待確立以台灣為主體的國家認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