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清談】關於「排名」這件事(上)

思牧

人氣 2
標籤:

也許受到中國傳統科舉制度的影響,從小到大我們都在談論「排名」這件事。個人的排名,從小學班級月考到大學聯考。現在,連國家的成績也開始排名。一般而言,比較具有公信力也經常被討論排名,包括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以及世界經濟論壇(WEF)所作的全球競爭力排名。

在5月9日,工商時報報導了瑞士洛桑管理學院於今年所做的全球競爭力評比,台灣排名第18,而中國大陸則進步到第15名,首度超越台灣。這項評比結果,引發了許多評論,其中很多評論是對大陸表現超越台灣感到憂心。在此,想對關於「排名」這件事情提出一些想法。

過於簡化的陷阱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的全球競爭力排名共有四大指標,包括「企業效能」、「政府效能」、「基礎建設」以及「經濟表現」等,其中細部指標共有323項。專業機構發展出這些指標想必是經過相當嚴謹的程序,但是就報告的閱讀習慣而言,往往只會看最終的排名,也就是成績。媒體也會以簡化的方式下標題,例如:「IMD排名上升,台灣向上提升」或是「WEF排名下降,台灣向下沈淪」等。此現象是一種必定發生的結果,但也就是這種結果使得人們容易落入一種過於簡化的陷阱:只看到表面的數字排名,忽略了排名的內涵。這種現象就好比有些家長,看到小孩子成績退步就不分青紅皂白就先痛罵一頓,而沒有先瞭解退步的原因。這種情緒性的發洩對事情的改善不但沒有幫助,有時候還會帶來後遺症。@*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管理清談】從香港迪士尼看台灣(三)
【管理清談】從故事看管理:由互助而互利
【管理清談】從環保看企業的「綠色管理」(一)
【管理清談】從環保看企業的「綠色管理」(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