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三代接荔灌溉 老樹20公尺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張舜翔/竹縣報導〕吃果子拜樹頭,是勸人飲水思源的老諺語。

新竹縣橫山鄉沙坑村就有1戶果農,是這句話的最佳代言人,祖父孫3代接力保護老荔枝樹百餘年,讓這棵荔枝樹長到近20公尺高,樹冠展開達12平方公尺,是一般荔枝樹的6倍大。


新竹縣橫山鄉龍德泉一家三代照顧這棵巨型荔枝樹,已超過百年,祖父與父親死後的墳建樹旁長相伴。(自由時報記者張舜翔攝)

龍家第3代果農龍德泉今年已86歲。他說,他的祖父從關西鎮搬到橫山鄉沙坑村,向陳姓地主買地3分,以種植柑橘為生;果園裡的這棵荔枝樹是前地主留下的,在一片柑橘樹中顯得鶴立雞群;也不知是不是保存了荔枝樹得到了善果,每年若發生桶柑歉收,他們家的產量總還能撐下去,龍德泉的祖父認為這是善待果樹所得到的善果,在臨終前告訴兒子和孫子龍德泉:「不管再怎麼窮,這棵樹都不能砍。」


新竹縣橫山鄉龍德泉一家三代照顧這棵巨型荔枝樹,已超過百年。 (自由時報記者張舜翔攝)

龍德泉與其父聽從祖訓,不管荔枝樹如何長大、占去果園面積,還遮蓋柑橘果樹的陽光,龍家人總是想辦法挪出空間,讓老荔枝樹自由生長。

民國82年已長到18公尺高

龍德泉接掌果園後,也遵從祖訓,保護這棵荔枝樹。據樹旁前新竹縣府在民國82年所立的告示牌所指,這棵樹當時已有18公尺高,樹冠展開達12平方公尺,樹圍3.6公尺,要3個人才能合抱得起來。龍德泉說,現在應該有20公尺了。

龍德泉表示,荔枝樹容易長蟲,必須不斷灑藥才能免於病蟲害,但他今年86歲,早已失去當年可以在荔枝樹上爬上爬下的靈活身手,為維持老樹的健康,還安裝了抽水馬達,把農藥打到樹梢,即使務農獲利不豐,兒孫早已另尋頭路,他還是拖著年邁的身軀照顧這棵粗估有200年樹齡的老樹。

龍德泉說,龍家包含祖父、父親等歷代祖先的祖墳,就蓋在荔枝樹下,生前保護荔枝樹,死後受荔枝樹的庇蔭。這棵巨型的荔枝樹年事已高,產果量已大不如前,但每年還是會結果。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