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物價上漲速度可能加快

標籤:

【大紀元8月1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若思2007年8月9日華盛頓報導)中國央行──中國人民銀行告誡說,由於食品和勞動成本上漲,消費品價格上漲的速度可能加快。經濟學家預計,中國7月份的通貨膨脹可能超過5%,物價上漲的局面可能會持續到明年。

*6月通脹率達到33個月來最高水平*

中國的消費品價格近來攀昇得很快。據中國官方公布的數據,食品價格在上半年上漲了7.6%,其中糧食價格上漲了6.4%,雞蛋猛漲了27.9%,肉類、家禽和相關產品的價格也上揚了20.7%。6月份,中國的通貨膨脹率達到4.4%,這是33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對於是甚麼因素引起這麼高的通貨膨脹,經濟學家們目前眾說紛紜。有人認為物價上漲是短期的供應短缺引起的,比如由於中國的豬群爆發藍耳病,豬肉供應緊張。而豬肉價格的上漲擴展到其他食品。不過也有經濟學家認為,這是中國一段時期以來寬鬆的貨幣政策所導致的結果。

*鄭竹園:短期供應短缺和寬鬆貨幣政策*

美國印地安納州博爾州立大學的中國經濟專家鄭竹園教授認為,實際上是兩種情況兼而有之。他說:「現在外匯增加這樣快,還有全世界的熱錢都到中國來投資,進出口貿易還是很旺盛,這當然加強了內部的購買力。」

鄭竹園教授說,很多人在股市上賺了錢,現在要把錢花掉,他們不僅吃得好了,還紛紛購買房子、傢俱、汽車,推動需求不斷走高。他說,在供應方面,除了豬肉緊張外,由於中國許多地區近來發生水災,淹沒了農田,以致蔬菜和糧食的價格連番上漲。

*央行:價格上漲不完全由暫時性因素造成*>

中國人民銀行在第二季度的貨幣政策報告中說,價格的上漲不完全是暫時性因素造成的,經濟過熱的風險增加了。央行的這番話引起分析人士猜測定於下星期一宣布的7月份的通貨膨脹可能達到10年來的最高水平。

香港興業銀行亞洲地區的首席經濟師格蘭.麥奎爾說,這顯然是讓市場為下星期出台的可怕的通脹數字做準備。香港瑞士信貸集團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認為,7月的消費者價格可能猛漲5.5%,這是1997年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香港高盛公司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梁紅的估計是,7月份的消費者價格上漲了5.1%。路透社對經濟學家所做的調查表明,多數經濟學家認為7月份的通貨膨脹為4.9%。

*姚景源:通貨膨脹將控制在4%以下*

但是,中國官方的經濟學家表示,中國的通貨膨脹將控制在4%以下。中國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說,今年全年中國的消費品價格指數可能控制在4%以下。他說,宏觀調控的效果將在下半年顯現出來,食品價格的上漲速度將會放慢,把通脹控制在4%以下是有可能做到的。

*鄭竹園:物價上漲或持續到奧運之後*

博爾州立大學的鄭竹園教授同意中國央行的觀點,即中國的物價上漲不是暫時性現象。他預言這種情況可能持續到明年北京舉行奧運會之後。

鄭竹園說:「因為大家現在有共同的心理,就是到奧運這一年期間,中國經濟不會讓它下來的,要維持一個榮景。所以從現在到奧運,今天剛剛開始,還有一年,奧運召開之前,股票恐怕不會下來。所以大家的心理因素促進大家買東西。所以我看,在奧運以前物價跌下來不容易。」

到目前為止,中國今年已經3次提高利率,6次下令提高銀行準備金率。中國人民銀行表示,需要新的工具吸收過多的流動性,但是它沒有詳細說明使用甚麼工具。

中國經濟專家鄭竹園說,全世界控制通貨膨脹不外乎三樣法寶: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加息和發行公債。這三種方法中國現在都用了,但是不敢把利息提得過高,因為這不僅會影響到存款,也會影響到貸款和企業的借貸成本以及企業的生產活動。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灣中經院:2008穀物增產可抑制物價漲
中國豬肉價格飆漲造成民怨沸騰
物價上漲席捲中國 百姓叫苦不迭
主計處:物價調查是整體概念 數據沒有失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