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寧:討論不設前提,實踐不設禁區

——思想解放“斷想”

劉軍寧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8月10日訊】作者按:每次執政黨的全國換屆大會之前,誓言要“思想解放”。這次黨校講話也不例外。“思想解放”在一個世紀前就是當務之急,在今天還是當務之急。可見,還有多少思想需要解放!但願思想早日全部解放。但願思想解放早日從國人的任務清單上消失。終究,權力不能鉗制思想,政治不能愚弄導向。

以前,我一直以為“思想解放”四個字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才出現的全新口號。後來,在編輯《自由主義的先聲:北大傳統與近代中國》一書時,我才發現,早在本世紀初,啟蒙先驅梁啟超等人就為“思想解放”呼號呐喊。由此可見,思想解放,在中國,不是一時的話題,而是一個世紀的話題,這也說明思想解放的持久性與艱巨性。

對思想解放的宣導常常引起這樣或那樣的疑惑。諸如:思想解放會不會導致蠻幹?顯然,答案是否定的。正是蠻幹和長官意志才使得思想解放成為必要,思想解放與蠻幹、高調理想主義和長官意志是針鋒相對的。思想解放的目的不僅是要擺脫舊思想的束縛,而且要擺脫新的舊思想的束縛。思想解放,不是解放到沒有思想為止,而是解放到對思想沒有政治束縛為止。又如:思想解放會不會瓦解道德,動搖人心呢?對這個問題,還是梁啟超在一篇鼓吹思想解放的文章中回答得好:“舊道德已成具文,新道德又不許產生,這才真是破壞道德哩。”思想早該解放而得不到解放,那才是渙散人心。

言論不自由、思想受鉗制是思想不解放的主要表現,也是造成中國長期落後的重要原因。而限制輿論自由、鉗制思想活力的一個重要籍口,即是“衛道”。然而,如同梁啟超先生在那篇文章中所問的:“若單靠禁止批評,就算衛道,這不過是秦始皇偶語棄市的故計,能夠成功嗎?”同樣,靠類似於“基本原則”、“輿論導向”之類的東西來“衛道”也註定要失敗。靠權力來鉗制思想是不能永久的。

思想解放的根本途徑是言論自由。言論自由,尤其自由批評,對每個文明的進步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如梁啟超先生所發現的:歐洲的現代文化,不論物質方面精神方面,都是從自由批評中產生出來;沒有言論的自由,就沒有思想的解放,正是各種思想的互相浚發、互相匡正,真理自然日明,世運自然日進;倘若拿一個人的思想做金科玉律、圈囿人心,無論其人為今人為古人,為凡人為聖人,無論他的思想好不好,都會扼殺別人的創造力,阻止社會的進步。在中國,曾經只讓說最不該說的假話,卻不讓說最該說的真話;曾經實踐過最不該實踐的東西,卻拒絕實踐最應該實踐的東西。由此造成的思想禁錮人人皆知。所以,我以為,要真正做到思想解放,其準繩只有一條,這就是“討論不設前提,實踐不設禁區”。即不能由政治權力來強行為討論設置前提,為實踐圈定禁區。

轉自《新世紀》(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崛起」近乎意淫,「復興」且慢奢望
劉軍寧:中國文藝復興答疑錄之四:病重了,請抓緊吃藥!
唐子:特麗絲 共產黨 和 劉軍寧
財產權:是人權,不是物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