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陳柏村巧手 遊刃有餘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謝文華、王敏為/專題報導)

美國影集有個馬蓋先,台灣屏東機場附近也住個「馬蓋先」,他最擅長設計、製作個性化藝術刀,每天飛機轟隆地劃過雲端,他則隱身在嘈雜機台聲和漫天粉塵間,埋頭琢磨手工刀。鄰居若有事找他,總會大踏步製造聲響,以免他太專注修刀、利刃傷了手。

無師自通 製一把刀花半個月

這個年輕的手工刀匠叫陳柏村、三十二歲,從他手裡創造出的刀上百把、經手整理的刀近千把。陳柏村國二時迷上「百戰天龍」影集,折服馬蓋先總能靠著一把瑞士刀脫困,馬蓋先雙手萬能、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精神,也成他的人生哲學。

剛開始陳柏村只收藏刀,後來被刀子店的老闆網羅為客人改裝刀子,兩千多元名刀一經他手,可賣出四千元的好價。由於看上的刀都太貴了,他索性動手做刀,好長一段時間,白天當保全,晚上磨刀。

自創品牌 國外訂單無奇不有

從設計刀型、在鋼材上繪製和切割刀型、修整刀面、磨刀型刀刃、修整細模、做刀板、做皮鞘到開刃,一把刀經常得花大半個月製作。

技藝愈好,客源也愈多,三年前自立門戶,把自家車庫當工作間,創立「momo村」品牌,北歐、美國都有人訂刀,訂單除了常見的瑞士刀、水果刀、菜刀外,還有煙斗刀、削黑管的簧刀。

客戶送上門給他整理的刀更是千奇百怪,有尼泊爾的廓爾喀軍刀、阿拉伯彎刀、中國大刀、「神鬼傳奇」電影裡的古埃及刀等,陳柏村因此被封為「刀子醫生」。

受訪時,陳柏村撫摸著兩把全新卻又傷痕累累的刀子,顯得惋惜,原來是一名愛刀人訂製了兩把上萬元的手工刀,由於父親極力反對,拿兩把刀猛力對敲出許多鈍痕,刀主心灰意冷說要放棄收藏。陳柏村感嘆:「會拿刀傷人的是人,並不是刀啊!」

陳柏村設計的刀,總不滿足於既有材質與形式,曾為了尋找材料,遠從屏東騎機車到台中。別人收藏刀,他則收藏製刀材料,如木瘤、虎斑木、印尼水鹿角、羚羊角、象牙化石、牛角、珍珠貝、黑耀石等,不起眼的自製木櫃裡,滿滿都是寶貝。

而由於台灣的傳統打鐵師傅大都製作廚房用刀和農用鐮刀,手工刀匠不出十人,陳柏村都靠自己摸索,書籍、網路就是他的「老師」。

十五坪大的工作間佈滿粉塵,舉目所見像鍛造機、砂帶機等製刀機具都是陳柏村製作、改裝,兼顧實用性與美感,連機台握把都刻上精緻雕花,手機蓋還改裝成木殼,房間的地板、桌子、櫃子,腳下的皮拖鞋,和當年追老婆的定情手鐲、項鍊、耳環與皮包,都出自他一雙巧手。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