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首屆公共藝術獎初選出爐 25作品入圍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台北十七日電)台灣首屆「公共藝術獎」初選今天出爐,共有二十五件優秀作品入圍。主辦的文建會表示,這次參選的公共藝術,除了有大師級的名作外,也不乏社區民眾的集體創作,充分展現台灣公共藝術豐富多元、百花齊放的能量。

文建會表示,第一屆「公共藝術獎」,自七月一日起歷經兩個月的全國徵件,總共徵得一百三十八件作品,範圍遍及全國北、中、南、東及離島,競爭相當激烈。評審團經過冗長審件與逐案討論,最後遴選出台北縣政府「北縣雙屏」、馬公機場「風在說話」、國道五號關廟服務區廁所內的「在地點子」、台灣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美麗之島」等二十五件作品入圍。

文建會主委翁金珠表示,自民國八十七年訂定「公共藝術設置辦法」,規定所有公共工程建設需撥出百分之一經費於公共藝術上;起初相關工程單位不知何做起,即便是公共藝術作品完成後,民眾似乎也沒有太大的感受,因此有必要成立獎項去推動、鼓勵與肯定。

台灣公共藝術的推動與實踐至今已十多年,台灣累積了近五百多件公共藝術。不過,公共藝術的創作與一般純藝術截然不同,設置方式也迥異於一般工程,藝術家與興辦單位從嘗試摸索到成熟展現,往往需要很長的歷程體驗與經驗積累,才能有所表現。

評審代表黃健敏表示,「公共藝術獎」強調的是作品本身的在地性,也就是作品本身能否與地方文化產生連結,設置過程讓民眾參與,達到公民美學的理念。

入圍的二十五件作品,將分做兩方面選拔,首先,評審團於九月二十九、三十日及十月上旬進行現勘,實地瞭解作品與基地的狀況、設立過程等,作為決選的參考依據。

另一方面,為使更多民眾也能一起參與,文建會規劃這二十五件入圍作品的網路票選活動,參加票選的網友,將有雙重的中獎機會,詳情請洽活動網站:http:// event.osd.to/public_art/。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