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母教子淚

楊紀代
font print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誰都知道,「成功」的背後總有一雙「推手」,而這「推手」卻有多種不同的樣貌,在古代,大半以「母親」居多。雖然那時「女子無才便是德」,雖然當時農業社會的婦女,大半目不識丁,可是在那種道德標準極高的環境裏,在嚴格心法約束下的要求中,一點都不影響她們持家教子、敦親睦鄰、侍奉翁姑……等的操守。

因為那「古訓」、那「傳統美德」、那「門風」、那「家傳庭訓」,在在都深植於每個人的腦海中,融入每個人日常生活與行為裡。下面是一則古代推手演繹出的感人故事:

西晉時期,河南郡新安縣(今澠池縣)到處傳聞著浪蕩公子皇甫謐折節向學的傳奇故事。

皇甫謐,字士安,公元215年出生於隴西皇甫世家大族。曾祖父是東漢靈帝時大官僚皇甫嵩。雖說是漢亡晉興,但皇甫家族作為世家的顯赫家世,仍為時人矚目。然而,誰也沒曾想到,世代高官輩出的皇甫家族,到了皇甫謐這裡,卻讓世人看他的笑話,一個十足的天資低下的「蠢才」!

皇甫謐從小過繼給叔父,跟隨叔父母生活在河南郡新安縣。叔父母將他視為親骨肉,疼愛萬分,滿心指望他能讀書向學,日後能求得一官半職,光耀門庭。誰知這侄兒子偏偏不愛讀書,整日裡遊蕩無度,常常徹夜不歸,冥頑不聽教誨。眼看他的小夥伴們都已經成家立業,有的早到衙門任職為官了,但他二十多歲仍未脫稚氣,與一些八九歲的小男孩,編荊為盾、執杖為戈、分陣相刺,傻乎乎的玩著軍事遊戲,胡吼亂叫,氣得叔父母兩眼直冒青煙。

一天,在外玩得滿頭大汗的皇甫謐,踉踉蹌蹌的抱著一些不知何處弄來的瓜果,興沖沖的送到叔母跟前,口稱孝敬母親,以為叔母一定會高興。叔母對兒子的管教已用盡了心血,不知暗地裡流過多少淚,但這匹脫韁的野馬,就從來沒有聽過一次教訓。如今見到此狀,她強忍著內心的辛酸和不滿,沒有接兒子的瓜,卻親切的叫他到跟前,語重心長的勸誡說:「兒啊!你已經二十多歲的人了,世事不懂,大字不識,心不入道。說話辦事粗魯糊塗,一味的放任著野性子貪玩,什麼時候讓娘看你能成器呢?你這模樣兒,即使拿牛羊豬肉給我吃,也絲毫不能安慰我啊!」說罷,連聲嘆息不止。

皇甫謐仍然直楞楞的站立著,興頭一下子沒有了。正不知叔母為什麼如此,叔母又長嘆一聲,說:「過去孟母三遷,終於使孟子改邪歸正,成為一個學者,難道是我這個為娘的沒有選擇好鄰居,讓他們把你帶壞了?唉!怎麼怪人家呢?鄰居的子弟哪個像你這樣頑皮愚鈍!看來還是我對你教育不夠,或是教育不得法吧。兒啊!娘也管教不了你。勤學修身,全靠你自己努力,最終也是你自己受益,與我有什麼關係!」說罷,叔母不禁聲淚俱下,大哭不止。

皇甫謐從前總是聽到叔父母大聲的喝斥訓罵,所以總是聽不進去。這時,叔母苦口婆心的開導,淚流滿面的痛楚,深刻痛心的自責,使他突然受到一種醍醐灌頂般的內心觸動,雙手丟下瓜果,撲通一聲跪於地下,當即向叔母表示,從今以後要痛改前非,棄舊從新,浪子回頭,做一個有出息的人,像古人孟子一樣,發憤學習,成為名垂千古的學者。

第二天,天剛放亮,皇甫謐起床穿衣,悄悄的溜出家門。叔母聽到門聲,以為兒子又像往日一樣出門放蕩去了,習慣的唉嘆了一聲,萬般無奈的在床上輾轉反側。然而,叔母怎麼也沒有想到,皇甫謐這次卻是出門拜村裡一個名叫坦席的老先生為師。從此,皇甫謐簡直變成了另外一個人,不再在外遊蕩,而是如飢似渴的沉醉於書本之中,「耽玩典籍,忘寢與食,勤力不怠」《晉書、皇甫謐列傳》。也不再好吃懶做,卻「躬自稼穡,帶經而農」《晉書、皇甫謐列傳》。

待叔母家境逐漸好轉時,他更是踏實的做起學問來。由於他廢寢忘食的發憤求學,時人也勸他不要用功過度。皇甫謐自覺過去浪費了太多的寶貴時光,立志要把損失補回來,遂不分晝夜,博覽典籍、翻閱百家之言,終於成為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經過不懈的努力,皇甫謐的學問和名氣越來越大,一些好心人勸他:「你已經滿腹經綸,又頗有名氣,應當結交一些豪門士紳,也好為自己博個一官半職,何必老死書房?」皇甫謐說:「叔母要我學孟子,我安貧樂道,何必要以學問來求得榮華富貴呢?」叔母聽了十分高興。後來,皇甫謐的名氣傳遍天下,晉武帝一次又一次的下詔敦促他出來作官,他都婉言謝絕,矢志潛心學術研究,直到去世為止,始終手不釋卷,筆不輟述。

皇甫謐從二十多歲開始拜師向學,爾後潛心著述,一生寫了大量著作,成了著名的學者、史學家和醫學家。他的著作有《帝王世紀》、《年曆》、《高士傳》、《逸士傳》、《列女傳》等。《帝王世紀》記敘了上自三皇五帝,下至三國曹魏時期,上下三千年的歷史,是一部博古通今的史學巨著,受到時人及後人推崇。此外,他還撰寫了大量的醫學著作,如《黃帝三部針灸甲乙經》、《皇甫士安依諸方撰》、《論寒食散方》等這些醫學著作,不僅至今仍在中國流傳,而且《黃帝三部針灸甲已經》作為我國古代最早的一部系統的針灸專著,還被譯成外文介紹到國外,成為世界上頗有影響的針灸學專著。皇甫謐叔母的教子淚沒有白流,它開了花,也結了果。

當然啦!在這個汙濁的世道,複雜的人心,脫序的社會,可怖的環境下的媽媽們,看了以上的故事,會覺得不可思議,是個天方夜譚。但是我們可以期許,這樣的日子必定不遠。我們也能確知,那樣的一天必定來臨。而且,聰明的母親,肯定從這個故事中,領悟到一個教子祕方——喝斥打罵、疾言厲色、強制逼迫,得到的是反效果!而心存善念、一心為他、溫言開導、和氣說理的說服教育,卻能撼動人心,打開那對你緊閉的心門,展現孩子潛藏的本質真性而成器、成材,是不是這個道理?@*(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傳說鄭板橋詩、書、畫三絕,讀了他的全集,才知道家書更絕!傳說鄭板橋列名「揚州八怪」,他們一個比一個怪,讀了家書,才知道他是那麼平凡,就好像生活在我們週遭的尋常百姓、慈愛父母。他的家書僅留下十六封,可封封展現出來的卻是真摯可感的「民胞物與」的胸懷。
  • 做為教育工作者,對很多事物總習慣分析或探討它的教育意義,事實上,這樣的習慣也是督促教育工作者自省的一面鏡子,觀賞韓劇「大長今」亦提供我這樣一個思考的機會。
  • 親愛的家長!您是否苦惱於孩子課餘之暇,總是沉浸在那些荒誕不經的卡通劇情裡,和一些走暴力路線的電玩遊戲中,導致言語不雅、舉止欠妥,用的都是些怪腔怪調的辭彙,學的都是些不合時宜的動作,雖然知道不對,想扭轉糾正,可就心有餘而力不足。
  • 敬姜聽了,深深的嘆了一口氣,接著又紡起紗來,一邊紡一邊說:「魯國真要滅亡了!讓你們這些人做官,國家命運掌握在你們手中,而你們卻不懂得持家治國的道理。給我坐下,聽我慢慢道來。」
  • 看看先秦時期,較為單純的人際關係和簡單的社會結構下,女子是如何扮演好母親的角色的,除了耳熟能詳的「孟母三遷」和她「斷機教子」的故事之外,還流傳著這麼一樁動人的<田母誡子>故事:
  • 耳邊傳來媳婦的叮嚀:「要記得吃早點啊!」那兩小孩早已不見人影了。幾十年的教學經驗,讓筆者知道這兩塊三明治的命運,除非他邊走邊吃,否則多半是躺在教室抽屜的角落裡被遺忘了,一天天的變硬、長毛、發霉、發酸……
  • 我們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治療那些成長在缺乏關愛的家庭環境的兒童時,有可能會遇到龐大的障礙......
  • 對父母或教育者來說,最嚴重的兒童教育錯誤,就是對走上錯誤道路的兒童預言悲慘的結局。這類愚蠢的預言會助長兒童的怯懦,讓情況無限惡化。我們應該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鼓勵兒童。
  • 我們必須從「激發這類兒童的勇氣,並讓他們相信自己的長處與能力」來進行治療。
  • 在成長到學齡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正在培養和練習幫助新朋友、與他人相處和交友能力。還有自我調節和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