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館招牌幸福餅乾 一個海外流行的中國神話

人氣 4
標籤:

海外的中餐館有兩大怪:不論飯店速食,油炸春捲是很多洋人必點的傳統前餐,殊不知中國人大概只在新年才吃上一回;飯後都會贈送幸福餅乾,餅乾裏總有一張小紙條,上面不是人生哲理就是孔子曰。當然如果不是天天吃的話,估計不會重樣。

中國神話,美國發明

這幸福餅乾雖是中餐館的招牌,卻非中國人的發明。

至於具體的發明人目前還十分有爭議:一種說法是1909年一個日本人在金門公園的茶室裏首次分發這種據說帶來運氣的餅乾;還有一說是1918年洛杉磯“香港麵條公司”的老闆發明。但是兩種說法都沒有可信考證。

傳說中,幸福餅乾的靈感來自于明朝開國皇帝朱元彰的“月餅起義”。當年,朱元彰在餅子裏暗藏小紙條,通知八月十五夜起義抗擊元朝統治,將小餅分發到各地起義軍。

到了60年代,幸福小餅乾開始由機器生產,90年代首次漂洋過海到了中國。
德國的幸福餅乾廠

35歲的維多莉亞-布勞赫是德國最大的幸福餅乾廠Sweet & Lucky廠長。要是有人問她吃了餅乾就會幸福嗎,這位女士會狡捷地回答:“我天天吃10個,過得挺好。”

5年前,她和兄弟姐妹接手父親在巴登州龔德爾斯海姆的磨坊,把它改造成幸福餅乾的王國,目前,3班制的流水線上共有30個工人,去年出產的餅乾達到3000萬噸。

幾年前,他們收到了一個來自美國的禮包,裏面裝著幸福小餅。於是他們想到了這個磨坊轉型的點子。雖說幸福餅乾的原料很簡單,無非是麵粉、糖和香料,但是不少公司青睞于它作為廣告贈品,比起圓珠筆來它令人感到親切。

餅乾裏的哲理

幸福餅乾所以不同一般是因為餅乾裏的小紙條,每回客人打開的時候就會讀一讀上面的哲理或者是一句美好祝福的話。餅乾廠除了生產餅乾之外,還要組織這些精神食糧。工作人員要經常翻看辭典,想出一些人間妙語哲理又要令客人不會看了生氣,的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文章來源:德國之聲

 

相關新聞
全球華人晚會中「小仙女」夢想成真
柏林觀眾:我覺得剛才在天堂裡
寶船再現
寶船再現 人氣 2
湖南學者:中國神話源自南韓不可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