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的芬芳:上好味餐廳

文、圖/徐正毅
【字號】    
   標籤: tags:

台灣東北海岸是一處豐富的漁場,尤其到了秋冬季節魚鮮特別肥美。

濱海公路很寬,因此大多的車輛來往台北宜蘭兩地,匆匆而過,很少停留。

這回和好友林君同搭一部車,由他引導,在眾多急駛而過的車陣中,我們放慢車速行駛在路的邊側,可慢慢欣賞東北角的海岸美景。

好友知道梗枋漁港附近有家好餐廳,雖然到達時是上午11點,未到一般用午餐時間,我們決定進去享用午餐。

這家餐廳當然以魚鮮為主要的料理,我們點了原味鮮鮑魚、乾煎紅喉(紅加網)、香酥斑節蝦、五味軟絲、炒飯和蠔油芥蘭菜。果然吃來十分合口味,有水準,尤其蠔油芥蘭,有如錦上添花,飯後點心是寒天(石花凍)。男主人跟我們寒暄,才知他二、三十年前是在台北五星級大飯店廣式餐廳擔任主廚,真是高手出招,身手不凡。

我們帶了店中小菜——干貝小魚醬當伴手回家,用來抹在土司或拌飯、拌麵,都很適口、好吃。◇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碗什錦麵,是我在求學階段,考試表現好的時候,父母給我的獎勵。當時那家麵店,店面一半是由店家的兒子賣豬肉,另一半則是一家小小的麵店,一大碗湯麵內容是當時少見的幾片豬肝、豬肚、花枝和肉片,還有兩尾蝦子。一碗麵常常是由家中幾個小孩共同分享。
  • 在廟埕廣場榕樹下,享受陸續送到的菜餚,如肉絲炒麵、蚵仔煎蛋、桂花魚翅、乾燒紅條,加上一爐菜心排骨湯,十分爽口,尤其讓自己夾雜在滿場食客中,慵懶自在,沒什麼多餘的客套,份外覺得輕鬆。
  • 朋友在廈門設一家工廠,我們一夥去那兒為他祝賀。

    這回是經金門到廈門,比較方便。但大家都不是台商,因此改用進香團的名義走小三通,覺得很好玩;我們的進香團為福興宮進香團。

  • 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過去一年,前往宜蘭大同鄉寒溪村的不老部落,認識了一位新朋友WILANG,並在過去幾年內,連續參觀苗栗泰安鄉象鼻部落,和為道、尤瑪夫婦一同看著原住民染織教室從興建到落成。
  • 內弟有回很緊張地到處找他的母親,以為高齡的母親走失了,一直到傍晚,才見到她迤迤然地走回家,原來她到市場內的手勾毛衣教室,勾打了一整天毛衣。她為她的內、外孫子、孫女分別勾打了圍巾和毛衣,樣式還挺摩登哩!
  • 每到歲末,將這年度所畫的水彩畫挑出一張,把它做成賀年卡,寄送給國內外的客戶、友人,也因此常常接到久未聯絡的朋友來電、感謝,相互問候。
  • 菁桐是鐵路平溪線中的一個小站,可以搭火車前往,也可開車經石碇到訪。

    本來是煤礦的產地,但不再挖煤之後,謀生不易,年輕人都遷移,菁桐這個小鄉鎮就沒落了,這樣沉寂了好一段時間,因為未曾再開發,因此保留當年的景象。

  • 百貨公司的一樓大多販售化妝品,化妝品的銷售占百貨公司的營收很大的比率,每個攤位的販售員,無不穿著打扮得十分美麗,服務態度也得講究,必須維持笑臉討人喜歡。
  • 公司附近有家餃子館,由一對韓國華僑夫婦經營多年,有一段時間常在那兒吃午餐,因為日久彼此熟識,知道他們還是我大學校友,因此常以學長學弟稱呼。
  • 中央研究院位處南港的山邊,除了和研究學術有關的人員,平日很少人會前往。其實中央研究院內有不少地方值得去參觀,歷史文物陳列館就是其中之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