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中正誕辰紀念日

慧珠
font print 人氣: 29
【字號】    
   標籤: tags:

蔣中正,字介石,浙江省奉化縣人。生於民國前25年,清光緒13年丁亥9月15日(西元1887年10月31日),逝世於1975年(乙卯)4月5日,享壽89歲。

蔣中正小時候父親肅庵為他取名為瑞元,入學後又取名為志清。等到他長大了,母親王氏又為他取名為「中正」,字「介石」,希望他人如其名。

蔣中正9歲那年,父親去世了,王太夫人毅然肩負起持家的重擔。王太夫人對蔣中正的生活教育非常注重,在王太夫人的教導下,蔣中正小小的年紀就養成每天灑掃的習慣,也懂得待人處世的道理,奠定了他良好的教育基礎。

蔣中正19歲那年出國留學,進入日本軍事學校就讀,在那裡,他認識了革命先進陳英世先生,並加入同盟會。

24歲那年,在陳英世先生的引介下,他與國父孫中山先生見面,兩人暢談革命理想,討論了革命的政策及軍事計劃,蔣中正先生誠懇的說出自己的意見,孫中山先生對他的表現很讚賞。後來,蔣中正擔任黃埔軍官學校的校長。而孫中山先生逝世以後,蔣中正更率領黃埔健兒東征北伐,打倒軍閥,完成北伐大業。

1937年,七七事變以後,蔣中正先生為保衛國家民族的生存而宣布對日抗戰。艱苦作戰8年,日本無條件投降。

共產黨佔據中國,以蔣中正為首的國民政府只好播遷到台灣。以台灣、澎湖、金門、馬祖為反攻復國的根據地,團結海內外愛好自由人士,從事反共抗俄之艱苦奮鬥,使民主復興基地台灣,成為世界民主自由之燈塔。

從北伐到抗日,從抗日到剿匪,從剿匪到建設台灣,蔣中正先生無不盡全力去完成。

1975年4月5日,蔣中正先生與世長辭。他一生遵照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遺志,為實現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奮鬥,長期對抗共產惡勢力,為自由民主奮鬥不遺餘力。為了紀念他的貢獻,台灣政府明令公布:每年的10月31日為「蔣公誕辰紀念日」。@*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男方在到達女方家前一百公尺時要鳴炮,女方家聽到鞭炮聲時,也要放鞭炮回應。
  • 進入新房後,新人一起坐在預先墊有新郎長褲的長椅上,謂兩人從此一心,並求日後生男。然後,新郎掀開新娘面紗,兩人合飲交杯酒,並吃黑棗、花生、桂圓、蓮子等物做成的甜湯以示「早生貴子」。
  • 新娘和新郎要回家時,岳家要準備兩根帶葉的紅甘蔗及一對帶路雞,以及米糕,分送親友。
    至此,大功告成,婚禮宣告落幕!
  • 有人出了個餿主意:放火燒山,三面點火而留下一面,介子推受不了大火就會出來接受封賞,晉文公誤認有理就下令點火燒山,不料三天晝夜的大火雖已熄滅也未見介子推出來。
  • 黃曆三月初是中國傳統的清明節。「清明」最初指的是節氣。在我國傳統的曆法中,把一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用來反映氣候變化和指導農業生產,而「清明」就是其中之一,時間大約在「春分」之後,「穀雨」之前,換算成國曆,約在四月四日或五日。
  • 在講究飲食中國人的巧手下,創造了各種造型的粽子有三角的、四角錐形、枕頭形、小寶塔形、圓棒形等等,而粽葉的材料也因地方而異,南方盛產竹子,就用竹子來缚粽子,一般都喜歡用新鮮的竹葉,因乾竹葉煮熟沒有那新鮮的竹葉香。
  • 「端午節」在中國黃曆的每年五月五日,2008年的西元暦是落在六月八日,時值炎熱的盛夏,各種病媒蟲蚊滋生,百病亦隨之流行,因此上古人民為了驅邪厄避瘟疫,而有了端午節的風俗儀式(如划龍舟、喝雄黃酒、門口掛菖蒲及艾草、身配香包),以祈求身心的安泰。
  • 老牛不忍看見善良的牛郎老是受人欺負,就開口告訴牛郎:「太行山東邊的山下有一個湖,每天黃昏會有七個仙女下到這個湖裡洗澡。只要牛郎偷走其中的一件衣裳,那個仙女無法返回天宮,便會留下來作他的妻子。」
  • 在七夕不僅可以乞巧,又可以乞富、乞壽、乞子,但只能乞求一個,不能三者兼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