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重回古早味 寻找幸福的味道

余璧如(振兴医院营养治疗科营养师)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当心累的时候,需要安静

当身体累的时候,需要休息

当食物已充满许多不切实际的糖衣时,

就让我们想想古早味

身为医院营养师数年,发现自己有职业分身的现象。对外实在不太喜欢承认自己的职业,因为很难满足大家对食物或身材神奇疗效的向往,在盼望的眼神中,无法回答很霹雳的答案时是很无趣的,我只希望可以隐藏在人群中,当一位逛食物和买东西的简单消费者。

但在医院中我总是很高兴介绍自己是营养师,此时病人的线条会呈现较柔和的状况,因为我们谈论的都是温暖熟悉的话题,而且不会有尴尬的场面,因为食物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桥梁,我喜欢和病人谈论的问题是──回家后你最想吃什么?本来觉得很简单的问话,但发现病人总会停顿一下,似乎在搜寻某种记忆,常听到的答案不是山珍海味、大鱼大肉,而是常见的清粥小菜,还有那份食物带给人的特别记忆。

不禁纳闷食物对人的意义是什么?除了维持生命以外,食物还扮演许多不同的角色。社交、纾解压力、抚平心理及身体的创伤,在失去健康后更是一种仙丹灵药,可以搜寻幸福味道的线索。

有段时间一直在搜集有关食物的文章、影片或是食谱,但可以回答的人却不多,或是在生活中已不复记忆,为什么现在会如此像是断了线的杂乱,太多变动且忙碌工商业型态的转型,生活已经精简化到三餐都不需要自己制备,甚至不知食物的原形到底好不好?

小孩子觉得花生是长在树上,西瓜是在瓜棚下,已不是新鲜的笑话了,分不出小黄瓜和大黄瓜的爸妈也不在少数。就算身为营养师的我,也觉得自己嘴巴说的菜比煮得好吃,“离食物太远了”一直是生活中的警讯,花点时间去认识由嘴巴吃下的东西,是健康的第一步。

大部分人回答大多是太忙、太麻烦了。但我竟然有如传教士一样的希望大家可以静下心来吃一顿饭或只是做一道菜,如同古时候一样的慎重,花时间准备,原因不是为了简单的裹腹而已,或许这也是一种记忆的存款;小时候总是想各种理由去菜市场,如同一件大事,因为可以看到许多新鲜的事物,总是兴味盎然看着各式各样的东西,妈妈总会问一问:宝贝,今天想吃什么?然后说出自己的愿望,看到妈妈为自己挑选想吃的东西而感到高兴,然后帮忙妈妈切洗、烹煮,顺便把在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再叙述一遍,妹妹像小跟班一样不停附和:“我也有喔!”

喜欢一样食物,是因为有一种浓浓的情感,或许那可能是以后寻找幸福的记忆。

另外,了解食物来源和制造过程,会有一种知道自己在吃什么的笃定,这样无论在修正饮食或选择食物,才有一定的依循。离食物远了,对自己所吃的就越不了解,那么人云亦云的结果,只是收集越来越多的食物偏方和神奇疗效,但是很快的又有另一个食物话题出现,所以营养师的工作,有些部分像现代神农氏,看看和品尝许多不同的食物或食品,然后分析讲解。

但渐渐的越来越无法忍受这种包装过的糖衣,如果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希望,而对食物或食品包装美丽的话题,只为了赚取背后的暴利,那么应该觉醒的或许是消费者本身,食物在求得温饱以外,你真正盼望的是什么?如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饮食生活方式,那么回到“古早味”吧!尽量的认识食物,吃出食物的原味。

文/余璧如(振兴医院营养治疗科营养师)◇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