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國家快樂排行透露甚麼玄機? (上)

人氣: 1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安琪編譯報導) 2006年英國心理學者懷特(Adrian White)藉由「世界快樂地圖」公佈全球178個國家的快樂排名;在往後的年度,荷蘭范荷文(Ruut Veenhoven)以「全球快樂資料庫」呈現95個國家的快樂程度;英國電訊報近日報導了「歐盟快樂聯盟一覽表」(EU Happiness League Table)。曾幾何時,在道瓊指數、經濟指標或生產指標外,這些快樂指標成了世人關注的新焦點。對坐困在愁雲慘霧經濟情勢下的現代人而言,這些排名格外引人省思:快樂究竟來自何方?

何以丹麥年年蟬聯快樂榜首?

從2006年的「世界快樂地圖」到往後的「全球快樂資料庫」,以至於最近的「歐盟快樂聯盟一覽表」,其中特別引人注目的是:丹麥、芬蘭和瑞典等北歐「小國」始終高居前五名,其中丹麥更是年年蟬聯寶座,在最近報導的快樂指標更是高達8.5分 (滿分10分)。

丹麥氣候嚴寒,國土最南端約在中國黑龍江以北。每年一月日照僅僅五至六個小時,人們每天生活在零度以下的氣溫。這個天寒地凍、欠缺天然資源的小國,曾被《國家地理雜誌》譽為「世界上近乎完美的國家」,許多人不禁納悶:丹麥人快樂的秘訣何在?

以往全球快樂排行出爐後,各界曾解讀丹麥人高度快樂的緣由:

臺灣《商業週刊》剖析認為,丹麥有一個清廉有能的政府,與自尊自重的人民。丹麥人致力於追求社會公平,而不是炫耀財富、比較財富;在改善生活條件的現代化過程中,仍不斷重視環境保護,以及分享和互助的社群文化。《商周》就此總結快樂國的新定義:尊重自然、重視社群。

有報導引述哥本哈根機場執行長尼爾斯(Niels Boserup)的話說:「學習,是丹麥人快樂的秘密之一。」 在這個國家「終身學習」不是口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指出,丹麥平均每人借書率為世界第二高,而每百人寬頻使用率是OECD國家中第一。隨時讀書、學習對丹麥人而言,就像血液裡的DNA。

還有分析說:丹麥人並無貴賤的價值體系。報導曾指出:「台灣人重學歷不重知識,丹麥人重知識不重學歷。」前台灣駐丹麥代表許智偉表示:「丹麥是真正的職業無貴賤,每個人都有平等的學習機會,從中自我實現。」丹麥的小學與中學經常安排孩子參觀各種行業,讓他們有機會了解職業特性,選擇自己的最愛。當農夫也好,當工匠也妥,這就是丹麥的價值體系。

至於丹麥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快樂?丹麥人說:「我覺得很快樂,因為我生命中我在乎的一切,都是我自己選擇的。」丹麥人的快樂,來自選擇的權利。


丹麥人說:「我覺得很快樂,因為我生命中我在乎的一切,都是我自己選擇的。」丹麥人的快樂,來自選擇的權利。(Ker Robertson/Getty Images)

細觀「歐盟快樂聯盟一覽表」

根據歐盟旗下組織「歐洲生活及工作條件促進基金會」(European Foundati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and working conditions),針對35,000名18歲以上人口進行的生活品質調查,總結出「歐盟快樂聯盟一覽表」,其快樂排名依序如下:(10為最高分)

丹麥*(8.5)、瑞典*(8.3)、芬蘭*(8.2)、荷蘭*(8.0)、盧森堡*(8.0)、愛爾蘭*(8.0)、馬耳他(7.9)、比利時*(7.8)、英國*(7.8)、法國*(7.8)、賽普勒斯(7.7)、斯洛維尼亞(7.7)、西班牙*(7.6)、德國*(7.5)、斯洛伐克(7.5)、捷克(7.5)、波蘭(7.4)、愛沙尼亞.(7.4)、奧地利*(7.3)、希臘*(7.3)、立陶宛(7.3)、匈牙利(7.0)、意大利*(7.0)、羅馬尼亞(7.0)、葡萄牙*(6.9)、拉脫維亞(6.8)、保加利亞(5.8)

註:標記*乃指15個歐盟創始國(EU15)。

這份報告發現:
☆歐盟的平均生活滿意度為7分;快樂平均值為7.5分。
☆最快樂的是北歐丹麥(8.5分),而最不快樂的是前社會主義國家保加利亞(5.8)。
☆北歐各國和荷蘭人對於他人有著高度的信任感。

報告進一步揭示,在快樂和一般滿意度方面,歐盟境內各國存在著廣大的差距:
☆普遍來說,穩定工作而收入良好、高學歷者的滿意度較高。
☆泰晤士報引述歐盟主管卡皮男(Jorma Karppinen)的話說,從生活滿意度和對未來態度的差異來看,突顯出各國在生活條件和每日生活經歷的不平等。特別是前社會主義國家人民,低收入戶居於劣勢;而老年人較不滿意現況。
☆歐盟新會員裡的前社會主義國家,負擔不起生活基本必需品的人口數是西歐各國的五倍多。

總體來說,比起新成員國的前社會主義國家,歐盟創始國人民的快樂度和生活滿意度較高。前十名中有九個國家是位於西歐或北歐的歐盟創始國(*)。

此外,報告顯示:健康和家庭關係是反應生活品質的最重要面相。

在健康方面,4/5(81%)的人表示健康「非常重要」,但是只有21%的人認為自己健康狀況「非常良好」。而新加入的會員國裡有較多的人認為自己的健康「惡劣或非常糟糕」,其中尤以婦女佔多數。

此外,接觸健康照護體系的難易與否是個問題。平均25%的人表示離醫院太遠;超過38%的人無法及時獲得醫師的約診;27%的人擔憂看病的支出成本。

就家庭關係而言,家庭仍是多數人遭逢緊急事故的首要求助對像,也是嬰幼兒照護和老年看護的第一人選。

男女投注於家庭的心力和時間有所差別。家務分擔不均即為明顯的一例,女人遠比男子擔負較多的責任。在照料看護和教育子女方面,男子每週花費18小時,女人則是33小時;在烹調和做家事方面,男人是每週10小時,而女子則為18小時。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