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煙觀天象躲劫難的啟示

白領
font print 人氣: 83
【字號】    
   標籤: tags: , , ,

袁紫煙本是隋煬帝的一個宮女,卻長的花容月貌,瓊瑤端整,在一次千人選秀中被選中,也被隋煬帝封為夫人。

紫煙七歲時有一老尼到她家募緣,見了紫煙,說是這個孩子眼含異神,可以觀天,遂留居家中,以璿璣玉衡、五緯七經相授。紫煙也是聰穎好學,朝夕仰望天空,不久便學得觀天象知世事的絕技。

煬帝得了才貌雙全的美人,自是喜上眉梢,就在通宵殿設午宴慶賀。酒過數巡,煬帝笑顧紫煙道:「敢問下有失德,即能上應天象的話兒,可是過神其說?」紫煙正色道:「凡是五星所行,合散犯守。合,即是兩星同一舍位。散,則為五星有變,其精化為妖星。犯守,即為兩星在七寸相近的裏面,光芒相及。兩星相冒而過,便喚淩厲。星月相淩不見者,便為鬥食。和子慧孛飛流,日月薄食,暈適肴六,抱珥虹霓,迅雷風妖,怪雲變氣,這個皆是陰陽的精神。它的本來原在地下,卻上發在天上;人君和政失在這裏,上面的變異,便見在這邊。竟如影的像形,響的應聲。因此,明君見了,便思咎謝過,則禍患消除了。故下有失德,上應天象的話兒,並非過神其說。」

煬帝聽後覺得紫煙言之有理,當即飭人築觀象臺,由紫煙司掌。當天晚上,蕭皇后就迫不及待請袁美人一視氣象。紫煙也不推託,便分指「五宮」、「三垣」、「二十八宿」等星宿一一道來,煬帝笑問帝星在哪?紫煙向北指道:「紫微垣中,一連五星,赤色獨大者,即是帝星。」蕭皇后瞧了笑道:「怎的帝星有搖動的形狀?」紫煙笑道:「帝星搖動,即主天子好遊的氣象。」

煬帝聽了詫異道:「朕躬好遊,原是小事,怎的上天也會動象?」紫煙道:「天子乃天下的主人,一舉一動全會上應天象。所以歷來的賢明主子,不敢稍形放肆,便是上畏天命的緣故。」煬帝笑道:「要是一舉一動,卻給星象拘束,可就完了,人也不能動得。」紫煙笑道:「哪有不能動的理?只是非禮勿動好了。」

煬帝又細細的看了北方,問紫煙道:「怎的紫微垣中,氣晦昧不明,應主何兆?」紫煙微笑不答。煬帝再向她詢問,紫煙道:「賤婢不敢明言。」,煬帝笑道:「上天既有垂象,自有定數,卿不必顧忌,放膽直說好了。」紫煙便道:「紫微晦昧失明,恐國祚不永!」蕭皇后和十六苑夫人聽了,不禁面上失色,恐煬帝動怒。煬帝卻哈哈大笑道:「興亡有定,起來無常,原是不能強求的。」紫煙正色道:「紫微雖是晦昧,差喜明尚旺,泰皆猶平。聖上若能修德禳災,天心尚可挽回。」煬帝隨道:「既可挽回,更是不必多慮。況往後有卿時時警省,國祚良也可久。」紫煙聽了,也不便再說,明知氣運使然,天心難挽的了。

是晚,煬帝借宿迎暉苑,正要與紫煙圓了好夢。忽聞苑外一片嘩聲,西北上有一道赤氣,似龍一般沖起。那赤光的四面雲兒結成了五彩,照耀半天,十分奇異。煬帝與紫煙等走到外面空地上,抬頭向西北瞧去,紫煙失聲呼了「啊喲」兩字,煬帝驚問道:「卿這般慌張,諒是那道赤光,定有凶兆?」紫煙微歎道:「凶兆倒也罷了,這道赤光卻是天子氣。在那氣起來的所在,定有異人。」

煬帝沉吟了一會兒問紫煙道:「太原離京甚近,朕命人暗行探訪,倘有異人,便拿他殺了,除去後患。」紫煙道:「這原是天意,恐非人力所能剪除。惟聖上若能慎修明德,或能消患,其禍自滅。」煬帝道:「雖是天意,亦仗人為。要是知道他的姓名,將他剪除,便不難了。」紫煙道:「昔年賤婢的師父,在臨別的時候,授妾偈言三句道,‘虎頭牛尾,刀兵亂起,誰為君皇木之子。’如以木之子兩字祥來,似是一個‘李’字。」煬帝聽了一個「李」字,真是觸耳驚心,暗暗沉吟。

這時的煬帝若能聽了紫煙的規勸,慎修明德,安民禳災,也許不致滅亡的如此迅速。可是,這個昏庸無度的煬帝繼續整日燈紅酒綠,聲色犬馬,對內狂征暴斂,對外窮兵黷武,民眾為逃避沉重的負擔紛紛起義造反。大業十四年(618年)三月,煬帝眼見已是天下大亂,無法挽回了,命修治丹陽宮(今南京),準備遷居那裏。從駕的都是關中衛士,他們懷念家鄉,紛紛逃歸。這時,虎賁郎將元禮等,與直閣裴虔通共謀,利用衛士們思念家鄉的怨恨情緒,推宇文述的兒子宇文化及為首,發動兵變。

這一夜見賊星犯帝座愈近,帝星搖搖欲墜,煬帝大驚,急命人召袁紫煙,紫煙已是失蹤,室中留有一書,函中大意:天象示變,禍在旦夕,……天心厭隋,危如風燭。聖上即從修德禳災,已遲矣。煬帝和蕭皇后閱畢相顧失色,誰知只一宵,就大禍臨頭了。待到金雞報曉,曙色初開,叛兵已是擁入了玄武門,一個昏淫無道的天子,被逼縊練巾之上,氣絕歸天,這個奢侈腐化一生的帝王,死後連個像樣的棺材也沒有用上。紫煙因通曉觀天象術,在關鍵時刻,不戀榮華富貴,果斷逃出皇宮,躲過了一劫。蕭皇后、十六苑夫人及那些宮女們,還有那些死心塌地跟隨煬帝的內侍心腹們,或被殺,或被辱,只有薛冶兒刺殺叛黨宇文化及未遂,被逐出皇宮僥倖活命外,其他無一人倖免。

紫煙觀天象知世事的故事作為宮廷秘史不為普通百姓所知,在將近一千四百年後,當我們彈去歷史的塵封,重溫這段歷史又能得出怎樣的啟示呢?

人為了生存,可以追求金錢,也可以追求權力,但不能沒有真誠,不能沒有善念,道家講「天人合一」,地上人做的事都會在天上有所反映,而再反饋到地上來。當人們違背天理,肆意妄行時,必將遭到上天的懲罰。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昆明南城旁,有一座古鐘樓建在城牆上,樓大約二丈見方,一口很大的鐘掛在裡面,四周只剩出了剛夠一人行走的地方。這鐘到此刻還有很大的用處,每遇城內發生大火警時,便先去撞起這鐘來,它的聲音宏大悠揚,能使全市的人都聽得到。聽到的人,都感覺有如醍醐灌頂似的,能發人深省。
  • 許曼的祖父許峻,字季山,擅長占卜一類的道術,大多得到顯著的應驗。同時代的人將他比做前代的京房。許峻說自己小時候曾經患重病,三年沒有痊癒,就去泰山拜謁,乞求性命,路上遇到道士張巨君,傳授給他方術。許峻所著的《易林》,到現在還流傳於世。
  • 明朝時,馬應祥擔任歙縣(在今安徽省東南部,歙讀息,又讀涉,)知縣時,郡內有一個人被殺了,兇手很長時間抓不到,上司就把這個棘手的案子,交給了馬應祥。馬應祥先是齋戒,然後在寺廟裡禱告說:「神靈如果允許我知曉實情,就請下雨開示我吧!」
  • 嘉州的開元觀(寺廟名),是五代後周的時候創建的。隋煬帝大業末年,才建成大殿。大殿西面雕塑了一尊飛天神像,高兩丈多,坐在兩個鬼的身上。原來,道士呂元藻,一連幾個晚上都夢見:一位神仙從天而降,神的形體,上接天頂,於是便依夢中形象,塑造了這尊神像。
  • 春秋戰國時期,晉惠公夷吾,在秦軍的護送下,回國繼承了君位。在此之前,他曾向秦穆公保證:如果秦國支持他回國即位,他即位後,就把晉國的河西土地,奉送給秦國,作為回報。然而,他返國即位後,背信棄義,秦國一寸土地也沒得到。
  • 五歲時,鮑靚對父母說:「我本來是曲陽李家的兒子,九歲時墜入井中死了。」他父母尋訪到李氏,向他調查詢問,全都符合應驗。鮑靚的學問包含內外,通曉天文河洛之書,逐漸陞遷南陽中部都尉,任南海太守。
  • 郭璞說: 「我的禍患在江南,為此已謀劃很久,還沒有看到能夠避免的徵兆。雖然這樣,在南方還可以延期,留在這裡過不了多久。」
  • 新昌縣(在今浙江省東部)人呂光洵的父親,在縣裡很是專橫跋扈,縣令曹祥就派人把他捉來,鞭打了他,教育他:要棄惡從善。後耒,呂光洵的父親,終於棄惡從善了。
  • 十八學士圖 審案 苻融
    用賽跑怎麼能分辨出真賊?苻融說:「見義勇為的捉盜人,在後面追,他起步晚,可還是追上了強盜,說明他跑步的速度比真強盜快。因此,跑得慢的就是盜賊,跑得快的是捉盜人。讓他們比賽跑步,自然就真相大白了。」
  • 墨子說:「和氏璧、隋侯珠、三翮六翼的九鼎,這是諸侯所說的良寶。它們可以富國家、眾人民、治刑政、安社稷嗎?回答是:不能。所謂的貴重良寶,必須興天下之利。而和氏璧、隋侯珠、三翮六翼的九鼎,不能給人們帶來實利,所以這些都不是天下的良寶。今天在一個國家施行義政,人民必然增多,刑政必然大治,社稷必然安定。所謂的貴重良寶,必須有利於民眾,而義可以使民眾得到利益,所以說:義是天下的良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