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和馬侃主要亞洲政策

標籤:

【大紀元11月5日報導】(中央社華盛頓四日路透電)美國人民今天投票選舉下一任總統,民主黨候選人歐巴馬和共和黨對手馬侃爭奪白宮寶座。以下是公布在競選網站、政黨政綱和演說中揭露的兩位候選人的主要亞洲政策。

–歐巴馬

美國盟邦:矢言維持強大美軍,並強化與日本、南韓及澳洲之間的關係,致力建構超越雙邊協定的架構,奠基在諸如討論北韓核子問題六方會談等安排上。尋求訴諸區域架構,對抗諸如恐怖主義和禽流感等跨國威脅。

中國:矢言援引美國貿易法律,施壓中國當局同意調整人民幣匯率,承諾加強軍方對話,致力提升在共同安全、能源和環保方面的合作。申明不會把中國妖魔化,但會力促中國遵守國際人權基準,並停止支持伊朗、緬甸、蘇丹和辛巴威等高壓政權。

台灣:承認「一個中國」政策,但指出美國政策也植基在「台灣關係法」,如果中國試圖改變台海兩岸現狀,或違反有關台灣前途的一切議題必須和平解決,訴諸對話,並獲得台灣人民同意的原則,則美國依法必須協助台灣捍衛自己。

安全:贊同強化禁止核子擴散條約,對諸如北韓和伊朗等違反禁止擴散規定國家祭出國際制裁。對美國政府決定將北韓自支持恐怖主義國家黑名單中除名,作為解除北韓核武的外交手段之一,表示審慎歡迎。希望美國及盟邦增派部隊進駐阿富汗。

–馬侃

美國盟邦:重視與澳洲維持的長久關係及共同價值,視與日本的結盟關係為區域和平及繁榮的基石。期待日本在區域及全球事務上扮演領導角色。

中國:尋求與北京展開核子對話,提高透明性和加強合作,促使中國遵守其他公認擁有核武國家採取的政策。冀望政治和宗教自由化,能趕上經濟自由化,且認為欲融入全球經濟體系,中國必須採行彈性匯率政策。

台灣:政策植基於「台灣關係法」,強調台灣民主以及美國和台灣擁有共同價值觀的重要性。

印度:視共同安全關切以及對民主的共同承諾為恆久夥伴關係的基礎。推動印度和巴基斯坦打交道,致力改善兩國的核武裝備及軍事物資的安全。

安全:為因應恐怖主義、伊拉克和阿富汗境內戰爭、來自流氓國家威脅以及諸如中國和俄羅斯等潛在戰略競爭對手的崛起,有必要維持規模更大和實力更強的美軍。

相關新聞
11州長改選 民主黨應可小勝
港學生觀選團訪華埠看大選
關注美國大選 台外交部成立狀況室因應
美國大選觀察─萬一民調出錯該怎麼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