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海運直航下一步 吸引貨到船來 創經濟榮景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九日電)二次「江陳會談」兩岸海基會、海協會順利簽署四項協議,海運終於可直航,航商立即可以享受到節省運輸成本的利益,交通部及航商都認為,下一步更重要的就是能吸引貨到船來,創造經濟榮景,讓全民受益。

根據二次「江陳會談」簽署的海運協議,目前往來兩岸船舶須彎靠第三地的限制已解除,交通部評估,航商減少繞行後的運輸時間可節省一半,再加上燃料用量也會相對減少,運輸成本可降一成五至三成。

不過,航商及交通部都認為,船隨貨走,有貨源才有船的需求,如何利用直航契機,發展更有利的海運條件,吸引貨到船來,創造經濟榮景,才是海運直航最大意義。

台灣四個國際港中,高雄港在台灣經濟發展中最具指標意義,不但腹地寬廣,臨海還有狹長沙洲形成的屏障,是一天然深水良港,就地理位置來說,位居東北亞、東南亞與中國大陸的要衝,也是歐洲、亞洲與美洲的全球海運航線必經之處。

此外,高雄港因位於環太平洋航線的中心點,航線上有六大亞太地區主要港口,包括: 東京、上海、高雄、馬尼拉、香港與新加坡,各港口航行至其他五個港口的平均航行時間,以高雄港的平均航行時間最短,只需五十三個小時,所以高雄港裝卸貨櫃量曾居全球第三。

不過,貨源才是影響港口發展的關鍵因素,中華民國輪船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就指出,那裡貨量夠多,費率公道,船就航向那裡,也就是船會隨著貨走。

交通部表示,高雄港貨櫃量全球排名近年來持續快速下滑,主要是中國磁吸效應造成產業外移,進出口貨減少,加上兩岸無法直航,難以吸引各地貨物來高雄港轉運,且近幾年中國大陸港口積極建設,尤其沿海港口發展迅速,原本福州、廈門經境外航運中心到高雄港轉運的貨,也在廈門港港口條件改善後,不少貨已改由廈門港轉運,所以境外航運中心的營運量也已連續三年下滑。

現在兩岸終將直航,運輸成本的降低,勢必提高航商競爭力,不過,如何吸引更多的船將貨帶到港口,將是直航後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

中華海運研究協會分析,直航後,可以預見高雄港的轉口貨量會成長,但有多大成長空間,須視其他配套措施是否成功推動而定,包括港口作業效率提升、具誘因的港埠費率、爭取以噸位稅取代營業所得稅等。

至於進出口貨若要成長,則要看政府如何提供好的條件,讓國內業者願意在台灣投資。

交通部可以主導的港口軟硬體建設部分,交通部強調絕對全力以赴,例如,因應船舶大型化,投資新台幣一百六十一億元,正興建中的洲際貨櫃中心,預定2010年完工,不但可停一萬噸級的大型貨櫃船,每年還可望增加三百萬TEU營運量(一個TEU代表一個二十呎標準貨櫃),至於港口作業效率正透過e化改善,港埠費率則視情況調整,有關噸位稅將積極向財政部爭取。

交通部也期待,高雄港的優勢能再因直航限制解除被突顯,並配合其他相關措施,讓高雄港成為航商選擇貨物轉運點的首選,當貨到船來時,代表經濟有繁榮的利基。

長榮集團首席副總裁林省三說,兩岸直航不是只有航商得利,當運輸成本下降就更有利經貿往來,進而促進台灣經濟發展,受益的是全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