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海运直航下一步 吸引货到船来 创经济荣景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汪淑芬台北九日电)二次“江陈会谈”两岸海基会、海协会顺利签署四项协议,海运终于可直航,航商立即可以享受到节省运输成本的利益,交通部及航商都认为,下一步更重要的就是能吸引货到船来,创造经济荣景,让全民受益。

根据二次“江陈会谈”签署的海运协议,目前往来两岸船舶须弯靠第三地的限制已解除,交通部评估,航商减少绕行后的运输时间可节省一半,再加上燃料用量也会相对减少,运输成本可降一成五至三成。

不过,航商及交通部都认为,船随货走,有货源才有船的需求,如何利用直航契机,发展更有利的海运条件,吸引货到船来,创造经济荣景,才是海运直航最大意义。

台湾四个国际港中,高雄港在台湾经济发展中最具指标意义,不但腹地宽广,临海还有狭长沙洲形成的屏障,是一天然深水良港,就地理位置来说,位居东北亚、东南亚与中国大陆的要冲,也是欧洲、亚洲与美洲的全球海运航线必经之处。

此外,高雄港因位于环太平洋航线的中心点,航线上有六大亚太地区主要港口,包括: 东京、上海、高雄、马尼拉、香港与新加坡,各港口航行至其他五个港口的平均航行时间,以高雄港的平均航行时间最短,只需五十三个小时,所以高雄港装卸货柜量曾居全球第三。

不过,货源才是影响港口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华民国轮船商业同业公会全国联合会就指出,那里货量够多,费率公道,船就航向那里,也就是船会随着货走。

交通部表示,高雄港货柜量全球排名近年来持续快速下滑,主要是中国磁吸效应造成产业外移,进出口货减少,加上两岸无法直航,难以吸引各地货物来高雄港转运,且近几年中国大陆港口积极建设,尤其沿海港口发展迅速,原本福州、厦门经境外航运中心到高雄港转运的货,也在厦门港港口条件改善后,不少货已改由厦门港转运,所以境外航运中心的营运量也已连续三年下滑。

现在两岸终将直航,运输成本的降低,势必提高航商竞争力,不过,如何吸引更多的船将货带到港口,将是直航后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

中华海运研究协会分析,直航后,可以预见高雄港的转口货量会成长,但有多大成长空间,须视其他配套措施是否成功推动而定,包括港口作业效率提升、具诱因的港埠费率、争取以吨位税取代营业所得税等。

至于进出口货若要成长,则要看政府如何提供好的条件,让国内业者愿意在台湾投资。

交通部可以主导的港口软硬体建设部分,交通部强调绝对全力以赴,例如,因应船舶大型化,投资新台币一百六十一亿元,正兴建中的洲际货柜中心,预定2010年完工,不但可停一万吨级的大型货柜船,每年还可望增加三百万TEU营运量(一个TEU代表一个二十呎标准货柜),至于港口作业效率正透过e化改善,港埠费率则视情况调整,有关吨位税将积极向财政部争取。

交通部也期待,高雄港的优势能再因直航限制解除被突显,并配合其他相关措施,让高雄港成为航商选择货物转运点的首选,当货到船来时,代表经济有繁荣的利基。

长荣集团首席副总裁林省三说,两岸直航不是只有航商得利,当运输成本下降就更有利经贸往来,进而促进台湾经济发展,受益的是全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