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活動影響著原始森林(上)

標籤:

【大紀元12月11日訊】由多國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在英國最近一期的《自然》雜志上發表研究報告稱,全球變暖將導致世界上四分之一的陸地動植物,即 100 多万個物种將在未來 50 年之內滅絕,這必將對人類的生存造成災難性的影響。同時,人類活動的影響著還遠及原始森林。

科學家貌7b為,全球變暖主要是由于溫室效應,而二氧化碳是所有溫室气體中數量最多、影響最大的,据估計大气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占全部溫室气體總溫室效應的 61%。而現在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還在持續增長。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迅速增長主要是由于人類活動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于工業的發展而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造成的。
   
報道說,人們一直以為在那些人跡罕至的地帶,人類造成的生態破坏會沒有什么痕跡,例如人煙罕至的亞馬遜河原始叢林,但是最近的一項研究卻發現,原始的雨林也受到了人類造成的環境變遷的荼毒。看來,即使是遠离人類活動范圍的生物群落,依然會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
   
20 年前,史密斯熱帶研究所的威廉姆歲珥蛓紫奶H在南美洲熱帶雨林里划出 69 個各 1 公頃的區域,以便觀察樹木的生長情況。他們原本是要把人煙罕至的 18 處區域當成標准組,和其他人類活動較頻繁的區域相對照。可是后來他們卻發現,標准組卻不像他們想象得那樣“標准”,他們同樣受到人類文明的產物二氧化碳的影響。在標准組里,在森林最上方組成樹冠群的樹种長得更多了,而下方組成次樹冠群的樹种卻減少了。勞倫斯指出,森林的動態平衡顯然受到了改變。

勞倫斯指出,這是因為生長速度快的樹种在二氧化碳的滋養下生長得更旺盛了。勞倫斯之所以怀疑二氧化碳是罪魁禍首,因為自上個世紀開始大量使用化石燃料起,人類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越來越多。

而二氧化碳又是快速生長的樹种所不可或缺的營養,因此它們把握了先机,開始在森林里稱霸。如果這個趨勢持續下去,生長速度緩慢的樹种將更難生存,這對生物多樣性的維持肯定是一個坏的消息。

勞倫斯還警告道,該擔心的還不只是生物多樣性的問題。生長緩慢的樹种,生產的木質和葉片密度較高,因此這些樹木种群的減少代表著熱帶雨林的固碳能力已大不如前。而資料顯示,亞馬遜熱帶雨林每年清除掉 6 億吨二氧化碳,大約是燃燒化石燃料所產成的 8~10 倍。(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認識台灣的樟腦(下)
【世界之最】世界上最大的廟群:吳哥窟
嘉義林管處三代同堂植樹活動
組圖:金碧輝煌的馬來西亞神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