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兩岸「大三通」 各方話利弊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辛明綜合報導)隨著海基、海協兩會簽訂的協議正式生效,中國大陸與台灣之間的通郵與通航自12月15日起正式開始,這是1949年以來首次全面恢復。但外界仍表示:利弊得失有待觀察。

BBC報導,首航班機編號ZH9095的中國深圳航空客機,12月15日早上7時20分從深圳起飛前往台北松山機場。隨後,編號MU2075的中國東方航空客機也在8時從上海浦東機場起飛,抵達台北桃園機場。在同一時間,台灣復興航空的GE332號客機從台北松山飛往上海。

中國海運所屬的新煙台號貨輪也從當天上午從天津港開出,前往台灣基隆港。

截彎取直 縮短航程

大三通後的直航班機、空運與海運都採取「截彎取直」的新航線,無需首先飛越第三地。上海與台北原本超過2.5小時的航程現在只需要約80分鐘。海運方面,以上海到基隆為例,航程可以縮短8個小時。

根據大陸海協會與台灣海基會11月4日簽訂的協議,兩岸直航的大陸航點除了北京、上海、南京、廣州、廈門等,還將逐步增加新的城市。

通郵方面,兩岸將通過空運或海運直航方式將郵件包裹送達,直接郵政匯款方面,由於大陸與台灣的郵政機關仍在測試相關電腦程式,預計要到明年2月才能開始運作。

香港官民預期年失百萬台客

香港官民之間都預期「大三通」將會導致經港中轉的台客大幅減少,香港地位再遭削弱。

估計香港每年將會損失100萬人次的台灣旅客。根據資料,去年經香港轉機往返兩岸的台灣旅客有270萬人次,佔機場全年旅客量的11.2%;經香港轉運的空運貨量則是28萬噸,佔機場全年貨運量的7.4%。

香港貿易發展局則估計,將會有5%經港的台灣旅客及20%經港的台灣空運貨物受影響。

蕭萬長:有利發展觀光業

中央社報導,副總統蕭萬長表示,大三通最重要意義是,台灣做為亞太區域的中心,這樣的地理優勢將因大三通而真正發揮出來,特別是凸顯在觀光產業上。

受大三通消息刺激,12月15日台股大漲,後即低檔振蕩,市場仍呈現觀望氣氛。

學者指出,兩岸大三通確實帶來不少商機,但是也會有負面衝擊,台灣的產業有可能被大陸巨大的成本和市場優勢掏空,難免被邊緣化。

民進黨質疑啟動大三通違法

針對大三通,民進黨通過聲明,指馬政府違法強行啟動大三通,視國會監督與民意如無物,必定為台灣帶來難以彌補傷害。

民進黨立委黃偉哲質疑「自行生效」有違憲問題,因四項協議還在立法院待朝野協商是否通過決議。他說,如果這樣,以後行政部門都可以和外國政府簽署協議,自訂三天就生效,實在太荒謬了。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