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志工】泰北手劄 幽靈般地存在

張瓊齡

人氣 4

【大紀元12月26日訊】我們其實沒有進到所謂的難民營。充其量只能說曾途經一處靠近公路的難民營周邊,隔著鐵絲網遠遠地眺望而已。又因為在眺望的短短時程裏,沒有見到營裏的居民活動的跡象,剎那間會讓人懷疑難民營是否已成廢墟,徒留空屋。

但那只是瞬間的「眼見為憑」所造成的假象而已。從不遠的公路上,短距離內便有兩處檢查哨,由荷槍實彈的軍人一一檢查來人身份,讓人意識到難民的實質存在。但這樣的檢查,也只是形式上的必要而已。

真正要逃離難民營的人,豈會在光天化日之下,大搖大擺地行經公路嗎?要不是此行到訪過幾個在山裏的泰鄉村,見識到自然形成、家戶錯落有緻的合理村落只會有幾十戶、幾百個居民的規模,恐怕就不容易真正理解,何以擠了十幾萬人口,房舍櫛彼鄰此的難民營,會是一個人為的、違逆自然的荒謬現象。

不知道為什麼,位於泰緬邊境的這處難民營,讓我想起熟悉的樂生療養院。可能是因為,兩者的居民都是非自願性地必須居住在一個受限的範圍內。可能是因為,兩者的居民雖沒有行動自由,但卻又都練就了某種來去自如,到外頭打工的能耐。可能是因為,兩者的居民也都在困難的生活環境裏頭,發展出具有社交、教育性質的機製出來。

不同的是,樂生療養院是在日本殖民統治臺灣時的產物,在臺灣光復的十七年後,終於因為醫療技術與治療觀念的突破,讓樂生院不再有新的院民,而原先已經入住的院民,依循往例繼續接受政府的補助過生活,這些年,更經過有心人的協助奔走,據說已取得日本政府同意賠償的承諾(還不知是否真能兌現就是)。裏頭的院民早就可以自由出入,外面的人(包括大陸配偶、外籍勞工,甚至宵小)也都沒有任何的禁忌。

然而,泰緬邊境的難民,很尷尬,他們不是殖民之下的產物,他們是因為政治因素流亡到別人國家裏頭,一群沒有身份的人。他們不僅在國外沒有身份,即使在自己的國家,也因為不被承認,同樣不具有身份。沒有身份,但實質地存活著。

活生生地具體存在,意識型態上卻不被承認其存在,不就是「幽靈人口」嗎?作為臺灣人,在這個世界,某種意義上,其實也是幽靈般地存在狀態。

前些天,去年到東帝汶從事志工服務的友人談起,當時他們混雜在一群國際志工之中,海關的官員拿著他們的臺灣護照端詳了半天,一直很困惑到底這是哪個國家?有無可能是假造的護照?

幸好主辦活動的韓國組織事先提報了志工名冊,總算唬弄著過了關。我們現在都是以觀光簽證前往各個國家,從事志工服務的工作。剛開始,我還會在申請簽證的申請書上,註明要去從事志工服務,但如今,我想還是單純填寫觀光旅遊就好吧!

想想看吧!倘若你是前往某個專制國家,卻是要去推動民主運動的NGO擔任志工,你說,人家會歡迎你前來嗎?

像幽靈般地存在,只要整體數量夠大,只要不讓人感到立即性地危害,甚至,也連帶著引進資源進來的話,那麼,即使心裏不願意,也不能夠不接受這樣的存在狀態吧!

如此說來,中國的第三部門組織(NGO,NPO),特別是成千上萬,如雨後春筍般的草根性的組織,也都是幽靈般的存在體了。想到這世上,有如此多的幽靈盟友,如幽靈般地存在著的我,也不感到寂寞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記者無疆界2008年度獎揭曉
養生秘方:馬鈴薯胡蘿蔔蘋果三鮮榨汁
嘉大印尼國際志工團獲獎
「送愛到泰北」 慧智籌募就學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