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禁台砂石船入港 陸委會稱船太老 業者斥模糊焦點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2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羅添斌、李文儀、陳信升/台北報導〕針對砂石權宜輪元旦後無法行駛中國口岸一事,陸委會高層官員昨晚指出,此事與權宜輪無關,關鍵在於中方相關規定限定行駛兩岸的砂石船船齡不得高於三十年,但台灣有部分權宜輪的船齡已逾五十年,因此難以獲得中方同意進港所致。

交通部官員則指出,新船當貨輪,老舊船舶才會轉載運砂石,雖然船舶沒有一定的淘汰年限,但四十多年的船齡確實較危險,也易發生船難意外,中國可能因而拒絕核准,但若中國同意自己的老舊砂石船行駛,卻不准台灣的砂石船,就說不過去。若中國以船齡過高拒絕發證給台灣船舶,將了解是否為歧視性要求,並協調要求中國一視同仁。

台灣進口砂石協會表示無法接受陸委會稱砂石權宜輪船齡過大的說法,並且懷疑陸委會協商無力,故意放此消息來模糊焦點。

交部:協調中國一視同仁

台灣進口砂石協會表示,台灣的二十艘權宜輪的船齡約在三十年,與中國的十艘運載砂石的船齡差距不大,甚至還更新。且都有經過國際級的「船級社」(船舶檢驗機構 )認證,安全無虞。近十年來,也從沒有安全上的疑慮,為何現在卻爆出「船齡」爭議?陸委會在這些枝節上糾纏,「讓人感覺動機不單純」。

交通部表示,已收到砂石船業者表達希望不要以船齡限制,而以檢驗合格證書為依據的訴求,目前台灣還未正式與中國展開協商,將儘速協助業者解決問題。

交通部官員表示,台灣對於國輪的砂石船,有十二年的船齡限制,但對於行駛兩岸間的權宜輪則未規範,台灣很多砂石權宜輪都已有四十多年船齡,過去也拿到中國船舶證,而能在兩岸間運輸。

陸委會官員表示,在兩岸簽署四項協議之前,台灣部分權宜輪之所以可能獲得中方同意進港載貨,當時可說是在並未嚴格執行規定所獲取的空間,但兩岸自簽署協議後,雙方政府的行政部門遭受外界甚至是國際間的高度關注,絲毫都沒有馬虎的空間,一切都要按照規定來做。

台灣進口砂石協會認為,現階段是陸委會站在台灣業者的角度去向中國爭取開放「水路許可證」的關鍵時刻,否則台灣單方面開放中國砂石船來台,卻讓台灣業者無以為生,「根本就是喪權辱國」。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