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孟奇:鹵蛋在哪裡

劉孟奇

標籤:

【大紀元2月29日訊】總統大選已經進入最後緊鑼密鼓的階段。綜觀這次兩邊陣營所提出的政見,不管是對於公共建設、社會福利、教育文化、國防安全等方面都做了不少的承諾。做為一個選民,我應該不能說這次總統大選有「不知道牛肉在哪裡?」的問題。然而,面對檯面上「滿桌的政見牛肉」,我總覺得少了什麼東西。

該怎麼形容我的感覺呢?我忽然想起有一次亂轉電視台時,看到超級星光大道某位評審對於參賽者的評語,大意是這樣的:那位參賽者不管在音色、音準、節奏、咬字這些技巧方面都沒有問題,整首歌也唱得中規中矩,但是就是缺少重點。評審用個比喻來說:就好像吃了一個便當,卻沒有吃到最後那一顆鹵蛋!那麼不管這個便當裡面多麼大魚大肉,你還是覺得這是一個「不完全的便當」。

對我而言,我希望看到的那一顆「重要的政見鹵蛋」,其實就是想知道:我們未來四年的總統,要如何處理台灣的財政問題?

眾所皆知,在過去十幾年間,我國的國民租稅負擔率(稅收占GDP比率)大致上從18%左右一路下滑至13%上下,但是每年的政府支出卻很難低於GDP的16%。換句話說,最近幾年,政府平均每年大概都有3000至4000億的財政赤字必須舉債支應。由於累積至今的政府債務已經相當可觀,我們很難想像未來四年或八年的政府還能繼續舉債多久或舉債多少,來處理「歲入遠低於歲出」的結構性問題。

有人或許會認為,只要提高經濟成長率,上面的問題就會自動解決。不過即使台灣的經濟成長率比現在增加2個百分點,同時所有增加的GDP都成為稅收,每年還是至少會有1000-2000億的財政赤字。有人或許會認為,如果政府能更撙節支出,就可以緩解財政赤字問題。問題是,目前的16-18%的政府支出占GDP比率,在所有已開發國家中恐怕已經是最低水準,要再減少,空間極為有限。

這個問題的急迫性不只於此。在一方面,我們可以預期台灣的人口結構會持續老化,同時醫療技術與平均壽命會繼續提升,這對於健保與退休體系的財務壓力只會有增無減。在另一方面,美國經濟衰退的風暴隱隱欲來,萬一不幸成真,政府恐怕只有增加公共支出的義務,而沒有提高稅率的空間。果真如此,赤字問題將會急遽惡化。

誠然,在大選之中討論財政赤字的問題,恐怕是吃力不討好,而這對於候選人的要求也或許過高。無論如何,如果不在政見中凸顯這個關鍵議題,以及預計解決之道,恐怕整桌的政見牛肉再豐盛,最後卻只能有「看得見,卻吃不到」的遺憾。

兩位總統候選人,能否讓我們知道:「您要如何務實的處理我國目前嚴重的財政問題」;讓我們清楚看到,在您們豐盛的政見菜色之中,這個最重要的「政見鹵蛋」在哪裡?

--原載:《意識形態咖啡》,2008-02-17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美國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誰更快樂幸福?
兩大黨夾殺 彭博見好即收不選美總統
台灣大選 馬謝陣營「二二八」較勁
美西華人學會將研討台灣大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