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恆均:今夜,我們都是台灣人

楊恆均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3月25日訊】原本已經買好機票前往台灣觀摩大選,臨走前一天,廣州朋友勸我留下來,說大選這一天,他們將要集中在一起觀看通過衛星轉播的台灣選舉實況。我已經第N次趕到台灣,也親眼見證過各種選舉,而且,前不久才從台北迴來,加上這一次匆匆忙忙,就是過去,也大概只能在酒店裡看點票。現在既然有這麼多朋友一起圍坐,一邊把酒聊天,一邊觀看開票,何樂而不為?

3月22日下午大家就聚在了一起,竟然有二十多人,點票四點鐘開始,大概在五點多鐘,選舉的勝負已分。我看到所有在場的朋友臉上都洋溢著舒展的笑容。

由於選舉前一直沒有公佈民調,朋友幾乎都沒有估計到馬英九會多贏了兩百二十多萬張選票,當然這也和大家在心裡都或多或少期盼馬英九能贏有關,企盼和擔憂總是並行的,可以理解。開票結果出來後,大家都很高興。我就更不用說了,因為馬英九能夠高票當選,證實了我的一個看法——那就是台灣民眾的民主素質大大的提高了。

過去幾年,我一直在暗中擔心「台灣人」的民主素質,他們會不會始終受到操控族群議題的政客的誤導?從而被他們牽著鼻子走?會不會根本不理睬陳水扁的失敗和民進黨的混亂而繼續以族群劃線?這種擔心其實並不是我一個人的,我前幾次去台灣,有些台灣朋友也私下告訴我,台灣人的素質也許還不適合民主?他們如果那麼傻,不管經濟和安定,總是選所謂的「本土人」,那可怎麼辦?

這次選舉徹底解除了我的疑慮。這也讓我很高興自己前段時間提出的一個理論:民眾的民主素質一定是在民主實踐中提高的。

有一個觀點認為(包括我也一度這樣說過),陳水扁上台,台灣的民主倒退了。果真如此嗎?什麼叫民主倒退?什麼叫民主?民主包括一種制度和擁有民主素質的民眾。那麼陳水扁執政的八年,民主制度因為他而改變過嗎?很顯然,答案是否定的。在他執政的八年,民主制度甚至因為縱容了他的一些不好的作為而被民眾質疑過,這對完善民主制度是有裨益的。同樣在這八年裡,台灣人民的民主素質卻有了大大的進步。

這次特別讓我感動的是民進黨。在選舉前台灣的藍營包括大陸的很多朋友都認為精於選舉的民進黨要在最後關鍵的時刻使用「奧步」(殺手鐧),但民進黨始終沒有使用。最讓我吃驚的是,在明顯知道自己的民調遠遠落後於馬英九的情況下,謝長廷一直竭盡全力,最難能可貴的是,這次選舉從頭到尾,謝長廷始終沒有拿族群來做文章。

台灣的選舉同樣讓我們看到,國民黨也許贏了選舉,重新掌握了政權,然而,這只是一個開始。馬英九如果忘記了是台灣人民的選票把他推到權力的寶座,如果他不能利用手中的權力乾乾淨淨地為人民工作,那麼四年後,今天用選票賦予他巨大權力的人民同樣會用手中的選票讓他明白一個道理:沒有東西比人民更大!

如果說馬英九當選是台灣民主的一大進步,我們也同樣不能忽視謝長廷有尊嚴地落敗——這種立即承認失敗的做法在前幾次選舉中幾乎都沒有出現過,它標誌著台灣的民主更趨成熟。

3月22日晚上聚會的高潮出現在馬英九和謝長廷發表感言時。謝長廷一句「今夜別為我哭泣」讓人真想衝到票箱前找回自己的那一張選票,改投他一票;而馬英九那句「華人社區裡小小的台灣卻在民主上走得那麼遠」差一點讓我無法忍住眼淚。

其實我知道,橫七豎八地坐在我旁邊的二十幾位朋友幾乎都有和我一樣的感受,在謝長廷和馬英九演講的短短十分鐘裡,大家竟然不約而同地鼓了六次掌。每一次掌聲響起來,都把我帶回到以前——讓我想起在台灣觀摩選舉時的情景……

其實,台灣人早已對選舉懷抱了平常心,選舉時,除了兩個政黨的總部以及各地政黨的分部外,普通民眾基本上都能夠泰然處之。相比較我這位專門趕過去觀摩大選的大陸人,他們少了一份興奮。這顯然說明民主制度已經在台灣紮根,民主也成為台灣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這多少讓我這位激動的局外人有些失落。

而今天在遠離台灣的廣州郊區,我卻聽到如此充滿激情的掌聲。我真不知道說什麼好,看看周圍的朋友,有著名作家和評論家,有公司的老闆,有公職人員和媒體從業人員……有那麼一霎那,他們臉上的喜悅和心中的激情讓我以為我們都置身在電視中的場景——我們參與了民主選舉,我們投了票,我們看到了結果!

這是迄今為止我唯一一次在大陸而不是台灣觀摩民主選舉,然而,這一次我的感受卻是最深的。周圍朋友的反應讓我豁然開朗:我們為什麼對那場看來離自己如此遙遠的選舉傾注那麼多關注和感情。

我答應在場的朋友,一定要在當天晚上把這一晚的場景記錄下來,也把我們心中的期望描述出來。可是,在寫下文章的題目後,我卻久久無法平復自己的心情。

不管你身在北京,還是住在上海,不管你是廣東人,還是湖北人——今夜,我們都是台灣人!

(轉自作者博客)(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魂斷羅湖橋
魂斷羅湖橋 人氣 8
曾錚:山西黑窯與器官活摘
楊恆均:給俞正聲的一封公開信
楊恆均:看8月22日中央新聞聯播有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