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少坤:令人深思的「生財之道」

郭少坤

標籤: ,

【大紀元3月29日訊】自古以來,受傳統文化影響的中國人有著各自不同的人生哲學和生存之道。儒家文化代表人物孔子的經典語錄被相同的中國人以不同的目的在隨意解釋和運用,「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等互相衝突的理論體系也為不同的人們翻來覆去運用,總之是:為了目的,不擇手段。

記得小時候聽書看戲時,就常聽(看)到說書的和唱戲的描繪那些佔山為王的綠林大盜的故事情節,讓我們看到的場景是:那些強人站在路口,手拿凶器,口中大喊道:「汰,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錢)財!」然後,「哇呀呀」地狂吼一陣,直嚇得過路人把錢(財)乖乖的奉上方為罷休。看完這場景之後,除去感到驚駭之外,同時也想起了「強盜」及他們的「生財之道」等一系列問題。

這種歷史上強人的生財之道直到今天仍然沒有絕跡,進入八十年代中期,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國的公路的確增加了不少,但也正是公路的增多,引出了許許多多和形形色色的「車匪路霸」,他們大發著公路財,社會上的一些不法之徒也乘機作浪,到處設卡上車,隨意敲詐車主和乘客,我在公安戰線工作時,就曾經參加過「打擊車匪路霸」的專項鬥爭,結果是可想而知,那些根本成不了氣候的烏合之眾還是以失敗為告終,直到今天,他們未能夠東山再起,他們對國家和人民的危害也就此打住。

可令人深思的是,歷史上的那些強盜方式被終結了,可給國家和人民仍然帶來危害的新型強盜方式並沒有就此結束,不但是沒有結束,反而是花樣翻新和愈演愈烈,這就是設在各條國家公路上的所謂收費站,也正是這些收費站無休止的收費和不正當的財富積累,「培養」了多少貪官污吏,造成了大量的違規資金外流(據官方報導,已經查出了19個省的146億違規資金,其中收費站的收費就佔了很大比例),這不能不給中國政府的廉政形象帶來了極其嚴重的影響。同時,中國的這種「特色」收費站和收費方式也成了全世界的一大獨特景觀。

據報導:全世界收費公路14萬公里,其中有10萬公里在中國,佔了全世界的70%。交通部規定40公里設一收費站,而有些地方政府規定,高等公路每20公里甚至更短路程就可設一個收費站。

在過去的5年中,中國投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多於建國投50年投資的總和。各地政府在財力不足的情況下,通過銀行貸款和引進商業資本,帶來了公路建設的突飛猛進的奇蹟,也讓人們享受著四通八達的交通所帶來的各種便利。然而,收費公路的管理混亂問題,也越來越成為公路上公開的毒瘤和腐敗。在那些收費站上面懸掛著的「收費還貸」冠冕堂皇的標語牌下,大蓋帽們端坐在收費室裡,笑容可掬的向過往車輛的車主們收著「買路錢」,而所有(除去享受特權的軍警車輛和首長的車輛之外)的車輛無不都乖乖的把錢交給那些頭頂國徽的收費者們。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過去了,人們誰也不知道這公路的「貸款」究竟有多少,這「貸款」何時能還完,這「過路費」又何時能交清,同中國所有問題都無法透明的情況一樣,過路者們在沒有任何知情權的現實中,也只有不甘心的默默掏著自己的腰包,把錢交給那些所謂的「國家工作人員」。至於那些錢究竟到哪裡去了,人們也就管不了那麼多啦。

當然,有些公路的收費是為了還貸款,但技術含量很低的高速公路收費員的月薪達到了8000元,而很多公路貸款卻還款不到位。在中國收費公路世界第一的背景下,又創造了幾個第一:中國交通廳長出問題(也叫犯罪)的概率第一,中國交通管理部門(警察)罰款水平也是世界第一。審計長李金華6月27日表示,對收費公路的審計調查發現,中國收費公路在建設、運營和管理方面存在突出問題,其中部分公路通行費收入高出投資成本倍乃至10倍以上,成為「高價公路」,增加了社會負擔。在調查中發現,北京的兩條收費公路就成為收費的標本:京石高速公路在盈餘近6億元以後仍然在繼續收費,機場高速公路在過去14年裡更是創下投資12億收費上百億的「奇蹟」。兩條公路原本都是政府還貸路,中途被轉給了首發公司,收費限額也大大延長。收費公路在一些機構那裡,正越來越成為壟斷和暴利的工具。有人大代表與京石公路收費「較勁」15年,卻一直得不到有關該公路投資和收費的基本信息,相關部門給的修路貸款的信息每年都不一樣,有時說12億元,有時說11億元。,還錢多少,也是一次一個說法,有時說剩8億,有時說剩6億。直到有關部門的審計結果出來,才知道早已賺得流油了啊。

利用收費公路大肆斂財的做法,褻瀆了法律,也給國家經濟發展帶來了嚴重障礙。它不僅大大提高了區域經濟之間的物流成本,阻礙了區域間經濟的互補,嚴重影響了公路的利用率和運輸效率,制約了旅遊、運輸等與交通行業密切相聯的行業的發展。同時,收費公路還衍生出來了一系列腐敗問題。轉讓、收費,一系列過程的暗箱操作,直接導致了收費公路大量成為地方政府和一些利益集團謀利的工具。一些公路違規收費,公路轉讓經營權不規範,造成國有資產重大損失,也借此突破政府還完貸款收費中止的底線,使收費公路延續不斷地成為向社會汲取的「提款機」;一些公路將大量收費挪作他用,以此作為提高收費標準並拖延收費期限的籌碼。比如據有關部門對某省非法經營收費站的審計顯示:早74個收費站中,預測還貸期超過30年的收費站有33個,佔到了 45%,有6個還款年限超過100年,最長的還款期限達到756年。這種數據,簡直是創下了荒誕不經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為了確保公路的公益性,在美國,政府始終是公路投資的主體。美國全國擁有8。9萬公里高速公路,只有大約8000公里是收費路段,而且收費金額很低,在美國中西部地區,絕大部分公路連收費站都沒有。但在我國,一些原本由政府投資的公路,在15年收費期限到來之前,政府也常常通過轉讓方式,將其搖身變為經營性收費公路。這種做法不僅是責任感喪失的表現,同時也是違法的。但是,由於相關信息不公開,這種故意延長收費時間,抹殺公路公益性特徵的做法,常常游離於公眾的監督之外,人們也只能是無奈地接受宰割。

公路收費(不管是政府還貸項目還是經營性項目)在任何國家任何時代都不應該允許其挾壟斷地位損害民生、民權以謀取少數利益集團的暴利,否則,和歷史上的那些佔山為王的江洋大盜又有和異?而且,更加讓人尋味和不解地是,為什麼那些仍然在以政府的名義或者以其他冠冕堂皇的名義向百姓們「文質彬彬」地索要「買路錢」的人及其他們的操縱者得不到依法查處?!

其實,在中國,利用公路建設和公路收費的形式進行合法化斂財所造成的腐敗現象,只不過是冰山一角。可以說,凡是在沒有公眾監督和信息公開的各個領域,不論是官場還是在民間,都有著不同的腐敗現象而卻被掩蓋在黑暗的深層面裡。中國人喜歡說「家家造假酒,不露是好手」,意思是說,誰都做壞事,但只要不被發現就是「好樣的」。可想而知,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個傳統觀念的支配下,中國人又如何去潔身自好和管理好自己的國家?答案當然是不容樂觀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路吃路」。這種自古以來被約定俗成的現象在當代社會裡不但沒有被杜絕,反而是愈演愈烈和被搞得花樣翻新,如當今中國人最喜歡說的「有權不用,過期作廢」就是對歷史那種強盜邏輯最好的詮釋,是對當今社會腐敗現象最好的說明。也就是說:為了發財,為了活得舒服,完全可以不顧天理人倫和國家法度,完全可以不擇手段。也因此,在這樣的形勢下,中國的問題積重難返和越來越難以讓人高興得起來,也就不再是那麼難以令人費解了。

──轉自《自由聖火》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揭縣官貪汙腐敗 舉報者蒙冤十幾年
飛傑:胡哥不是和平鴿
埃及麵包短缺變危機引發嚴重衝突
成都訪民:法院不申冤 反生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