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美:農作物高漲 考驗食品商

林麗美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4月18日訊】農作物價格高漲,蛋、奶、玉米、小麥、食用油等,幾乎各種吃的商品價格,都已攀升,而且漲勢不歇。油價破百,燃油與電力費用也大幅上揚,帶動生產與運輸成本的增加,製造商苦不堪言。在消費者正飽受物價壓力之際,廠商不敢輕言漲價,深怕永遠失去客戶,食品製造及銷售商各顯神通,有本事的將漲價轉嫁給消費者,有些自行吸收、搬出十八般武藝,降低成本。

近一年來,美國的消費者,生活愈來愈不容易,柴、米、油、鹽、醬、醋等各種民生必需品漲價之外,房地產泡沫又在形成當中,房屋價格下跌,導致消費者財產流失、失業率上升、通貨膨脹也一點一滴地侵蝕消費者的購買力。

飲食消費 比率降低

理論上,「吃」的生意,應該最不受景氣的影響,時機好,要吃;時機壞,也不能不吃。還好歐洲、美國這些富裕的國家,吃方面的支出,占消費的比率愈來愈低,從三十多年前占支出的三○%,降低到現在的不到一○%,食物漲價的壓力,大不如從前。況且全球化盛行,吃的東西多樣化,跨國大賣場有本事從各地匯集最便宜的各式各樣的食物,多少紓解消費者的物價壓力。

美國的大賣場Wal-Mart的股價,似乎沒有受到物價上漲的壓力,去年至今上漲二○%以上;但是,以販賣有機產品著名的德州Whole Food Market就慘兮兮,業績直直落,股價已下跌了七○%。其他一些規模較小的通路,或者一些區域性、沒有國際化的廠商,以及一些沒有及早提高產品附加價值的廠商,受到原物料上漲的衝擊,受傷不小。

雀巢提早避險

全球最大的食品廠商-瑞士的雀巢公司,就應付得相當好。去年,該公司的全球銷售額,不減反增加了七%,比平均年成長不到二%的一般同業,如鶴立雞群。雀巢成功地將原物料上漲,轉嫁給消費者,不過,它看得比這個更遠,清楚通貨膨脹正在發酵中,到時會吃掉更多的獲利,早早就已進行原料的避險動作。

雀巢以直接與農戶契作或改變配方等方法,來降低成本。雀巢的嬰兒配方食品、巧克力糖,用了大量的牛奶,它們多數直接向農戶收購,很少在公開市場購買,〈市場上的價格單是去年一年,就跳升了五○%〉。雀巢還設法對某些產品,逐步改變配方,以降低牛奶的含量,降低生產成本。

雀巢這樣的努力降低成本,還不足以賺回原料上漲的部分,乾脆停掉一些原料大盤銷售的產品,諸如可口棒或番茄醬等。還有增加一些直接面對消費者客戶的事業,例如,將旗下一家規模龐大的義大利麵製造廠賣掉,繼續利用它所生產的麵品,建立新的品牌〈Buitoni〉,經營新鮮的義大利麵、番茄醬和其他更有利可圖的相關產品。

總公司在伊利諾州的美國最大食品公司Kraft,相形就對原料的上漲,備感吃力。去年,生產成本共上揚了九%,吃掉獲利的一三億美元。為了應付這種非常時期,全公司上上下下絞盡腦汁,開源節流,推出許多有創意的成本降低方案,將產品配方改變或重新包裝。例如,將沙拉沾醬及三明治的塗醬配方改變,減少使用會令人增肥、而且價格昂貴的大豆油,改而添加更多便宜、健康的水。如此一來,不但保留美奶滋的原味,還成為可以訴求油脂含量少五○%的健康產品;再將原來的玻璃罐,改成塑膠包裝,把塑膠包的開口開得更大,方便消費者可以「榨乾」最後一滴內容物〈時機壞壞,不能再太浪費!〉

Kraft的另一項主力產品,還有「比薩」,它的Digiorno冷凍比薩在美國相當受歡迎,現在這家公司推出在街頭巷尾就可享用到的新鮮比薩,去年在美國的銷售量,創下三五○億美元的佳績。

美國的餐廳也因經濟下滑而飽受其苦,不過總體而言,餐廳的營業額還是在成長中,據美國餐廳協會的估計,今年營業額應可以達到五五八○億美元,但成長速度已比前些年稍微下滑至四.四%。多數餐廳不敢將原料上漲的成本,轉嫁太多給消費者,只能設法提高生產力,例如遇缺不補,或者讓服務員一人當兩人用,跑堂之外,還要兼做一點廚房的工作。

麥當勞營業逆勢成長

時機壞壞,便宜價格就可飽食一頓的速食餐廳如麥當勞,生意卻意外好起來,像去年的業績,就比前一年成長不少。不過,麥當勞卻不明白到底是因為不景氣、還是因為公司近年所推出的一些變革方案奏效,像推出較高檔的套餐、增加菜色,或是將店面改裝得高級一點,推出瓜分星巴克客戶的MyCoffee。儘管麥當勞推出的超值套餐,價格稍有提高,但大多在一○美元以內,消費者好像都可以接受。

對於提高超值套餐的價格,麥當勞還是不敢大意,仍舊在菜單中端出廉價的「一美元大戶餐〈Dollar Menunaires〉」,鞏固原有客戶。此舉使得它的對手如漢堡王、溫蒂也不得不跟進,推出一美元的雙層起司漢堡;連原來穩座「咖啡王」的星巴克,也計畫推出一美元咖啡〈以現在的匯率,比台灣的「八十五度C咖啡」便宜耶!〉

有關糧食漲價的新聞,愈來愈觸目驚心。「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IMF〉」近日針對全球糧價飛漲的現象,發出嚴厲的警告:二○○五年至今,全球糧價上漲達八三%,低所得的開發中國家,已無招架之力。如果近期內,漲幅達到一○○ %,將有大約一億人口,被推入更貧窮的深淵,全球消除貧窮計畫的進度,至少要延後七年。而且糧價飛漲,不僅將導致大規模飢荒,更嚴重的後果,將是引爆戰爭。

目前有三十三個國家受到糧荒,或能源荒的威脅,面臨一觸即發的社會動亂。這些令人震驚的消息,令人想到台灣孤島,不斷開放農地蓋房子,未來萬一缺糧的情勢更加嚴重,台灣還有能力自給自足?

──原載《TaiwanNews財經文化週刊》(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林麗美:主權基金興起 國際金融新勢力
林麗美:這個世界 其實並不糟!
華爾街日報:該給主權財富基金立規矩了
林麗美:空頭市場 就是要眼明手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