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巴紐案 總理訪台生變 官員坦承見過台灣掮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童涵旎/高雄報導〕巴紐駐台名譽總領事蔡定邦昨日表示,他和巴紐案中間人吳思材吃過飯,但不知道他的任務與身分;他並透露,在本案爆發後,索馬利總理及三議員原定訪台行程確定生變,不過,兩國關係不會受到影響。

*與吳思材吃過飯 但不知其身分

與索馬利一家交情匪淺的蔡定邦說,乍聞此醜聞,覺得奇怪且不可思議,索馬利的操守很好,不是那種會獅子大開口的人,他和巴紐合作這麼多年,對方從沒要求過什麼,連他兒子訪台,機票都是自付。

他說,兩國雖無邦交,但巴紐對台相當友善,從簽證就看得出來,一般來說,對於沒邦交國家,發給的簽證都是「貼」在護照上,但巴紐發給台灣人民的簽證,是直接「蓋」在護照上。且對台灣稱呼「台灣台北」,而非其他易與中國混淆名稱。

蔡定邦說,他見過吳思材兩次,一次是去年九月索馬利總理就職典禮,吳和外交部次長張小月一起出席,但張並未對吳多作介紹,稍後晚宴則只有他和張受邀,吳未受邀。

另一次是兩年前巴紐前工商部長(現任財長)訪台,他在國賓飯店設宴,吳思材也是賓客,但只知道他是MR. WU,席間話不多,只稱讚餐點好吃。

蔡定邦昨天自美返台,他強調已將台灣對此事的報導,以電郵寄給索馬利總理,但還沒收到回信,不知索馬利對此事的看法。

*與對方合作多年 從無任何要求

他表示,當初接下駐台名譽總領事時,雖沒把握可以做得很好,但至少不招搖撞騙、不做違法的事,對得起台灣與巴紐人民,這件外交醜聞「實在是匪夷所思」。

對巴紐政情相當了解的蔡定邦說,有十三個黨的巴紐,先前的政情並不穩定,總理常中途下台,直到二○○二年,屬新人民同盟黨的索馬利當選總理後,進行修憲,政局趨於穩定,外國投資也增加,經濟隨之改善,索馬利並順利連任,這讓台灣與巴紐交流維持穩定發展,尤其在巴紐設有據點的台灣漁業公司,都可獲得高規格待遇。

蔡定邦小檔案

(自由時報記者童涵旎)現年六十五歲的豐國水產事業董事長蔡定邦,曾擔任國民黨國代,也是台灣區鮪魚公會圍網營運委員會主委,挾漁業的雄厚背景,他與南太平洋各國的政府與民間,都擁有良好關係。

蔡定邦五年前接下巴紐駐台名譽總領事一職,負責台灣所有巴紐簽證業務,及台灣與巴紐的漁業合作,外交部次長張小月兩次去巴紐的簽證,都是由他經手。

巴紐官員 坦承見過台灣掮客

〔自由時報編譯胡立宗/綜合報導〕巴紐案在台延燒,巴紐當地媒體「信使郵報」(Post-Courier)八日找上捲入其中的兩位官員,兩人雖坦承曾與台灣的外交掮客見面、訪台,但堅稱沒有拿錢、更沒有談建交,「一切都只是為了強化經貿往來」。

*強調沒拿錢 更沒談建交

當事人之一的前貿工部長田斯登(Paul Tiensten)表示,他曾經與兩位中間人之一多次見面,但否認他對「A錢」一事知情,而且他的立場也很清楚,會面就是為了強化台灣與巴紐的經貿關係。不過報導並未指出他是與那一個中間人見面。

田斯登亦曾多次與台灣官員會面,包括前外交部次長張小月。他當時除貿工部長身分外,還身兼代理外交部長,現職則為國家計畫部長。

另一位關係人則是國會議員兼水公司執行長堤蒙西.彭加。彭加在受訪時表示,他會到台灣單純是因為水利合作,「談建交?我又不是內閣成員,更不是外交部長」。他說,他到台灣的行程是為了改善市區下水道問題及飲水裝瓶事宜;沒有一毛錢匯進巴紐,「錢會不見是因為那些中間人」。(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