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著你慢慢長大(15)孝心天使

琴心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公公六十六歲生日時,按照當地農村的風俗,在老家擺宴請客,隆重得就像兒女結婚一樣。我們三口坐火車趕回去祝壽。我這個大兒媳婦自然要進進出出招呼七大姑八大姨嬸子叔叔們,兒子也雞啄米似的點頭重複著大人的介紹問好,但很快他就忘了。

他搞不懂輩分之間的關係,按照年齡去叫,常常鬧笑話。尤其是一個有孩子的男人叫他“叔叔”,令他驚訝和得意,總要忍不住問他爸爸:“我真的是他叔叔嗎?”得到確切的答案後,一次他問:“我是他叔叔,他能聽我話嗎?我是不是也得送他見面禮?”因為他叔叔每次來都給他買好吃的做見面禮。在場的人都哈哈大笑,他爸爸只得使出渾身解數給他解釋。

離開公公婆婆回家那天,我感到頭暈乏力渾身難受,在車上一直迷迷糊糊。下午到家後,丈夫趕去廠裏值夜班,我倒在床上休息。兒子過來摸摸我的額頭說:“媽媽,您發燒了。”他拿來一杯涼開水,我道聲謝一飲而盡;他又去倒了一杯拿來,我示意放在床邊桌上。他說:“媽媽,今天的晚飯我來做。兩袋速食麵,加兩個雞蛋,怎麼樣?”我說不想吃,他說:“那好,我自己做一袋。”說罷,樂顛顛地走了。

為了安全,從小他爸爸就不准他碰電源,氣罐和爐灶。我認為讓他學會用才是最保險的,同時還可以讓他早點自立。所以,背著他爸爸教他煮速食麵。從開氣、打火、調火、關火到關氣,讓他自己做,我看著。他非常開心也非常小心,生怕哪里疏忽了不讓他再做。當我把面盛出來時,他簡直是迫不及待,吃得那才美哪,還一個勁地說:“吃自己做的東西就是香!”以後,我回來晚時,他就趁機煮面。我檢查了一下, 閥門都關得很好,也就放心了。

不知過了多久,他進來說速食麵很好吃,他吃完了;還特意多放了些湯,讓我趁熱喝,好發發汗。我不忍拂他好意,就下床來到餐桌前。一大碗速食麵湯擺在桌上,一把鋼匙放在旁邊。我嘗了一口,不咸,就全喝了。兒子跑過來,開心地說:“媽媽,我來刷。”拿著碗進了廚房,我不放心地跟進去,一看,他自己用過的碗早就刷得乾乾淨淨放在一邊。他把稀釋的洗潔精噴了點碗裏,用洗碗布旋了一圈,再打開水龍頭沖洗,抬頭問:“是這樣吧?您看我刷的很乾淨。”我笑著誇他能幹,他更得意了。

夜裏,迷迷糊糊中知道兒子去廁所了。一會兒,聽他進來。他挪動我的胳膊,把被子拽上來,掖到我的脖子下,在我額頭上輕輕一吻。然後,鑽進自己的被窩裏。我沒有吱聲,靜靜地享受著那份幸福。啊,兒子,我平時為他做的一切,以為他不知道,原來他全記在了心裏。

睜眼看去,我十歲的小男子漢,臉上掛著一絲滿足的笑意,正帶著能照顧媽媽的自豪進入夢香。我腦海裏浮現出他為我做的一切:母親節的一枝玫瑰,自己粘貼的生日賀卡,十萬元紙房款……人常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我得兒如此,夫複何求?

多給孩子一些展示自己孝心的機會,他定會長出天使的羽翼。@*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學校為了賺錢,在校內一樓開了一間小賣部。老師們奉命告誡學生只許買內部食品和用品,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那也是愛校的表現。這種歪風在中國實在太盛,美其名曰「吃間食補充營養」。一到課間,孩子們就擁擠在賣部裏買雪糕或其他食品,帶到教室裏吃。這種弊病實在害人不淺,不僅易使孩子養成比吃、亂花錢的惡習,而且會破壞正常的食欲,影響健康。尤其是,中國的小食品很多都是有害物超標,甚至有毒,吃多了記憶力會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多動。
  • 虎頭虎腦的胖孩子不僅惹人喜歡,那挺拔結實的身材更叫人羡慕。我的沖兒卻繼承了他父親家傳的特點——細瘦,食量不大,怎麼吃都長不胖,我經常憐惜地稱他「小豆芽」。「小豆芽」雖然很努力,可是一放鬆,就會含胸佝背,似乎沒有太多的氣力挺直腰杆兒。他爸爸不喜歡運動,每天都要等到飯好了才匆忙起床。兒子自然跟他一樣。我終於耐不住,要讓已經八歲的兒子養成晨練的習慣。於是,向他爸爸攤牌:“我帶沖兒晨練時,早飯由你準備。”

  • 平時,領著兒子上街,我總要去看貼在車站或牆壁上的二手房廣告,兒子也會問我:“媽媽,我們家攢了多少錢?”“還缺很多。”每次我都這樣回答。一天,兒子打開他的儲蓄罐對我說:
  • 現在,我的兒子很能跑,知道為什麼嗎?他自己說,因為他不還手,一些同學下了課就想拿他做靶子練手;他就跑,練出來了。或許有人會說他太懦弱好欺了,我倒看出了他面對羞辱以苦為樂中萌生的堅韌和大度。
  • 平時回到家,我們只允許他看一會兒好點兒的電視動畫片。有時作業少,他寫完後就做紙工。從小,我給他買過幾本剪紙和折紙的書,閒暇時,我就教他做簡單的。他拿起小剪子,看著紙在剪下變換大小形狀,非常興奮。不知不覺小手就越來越靈,也喜歡剪紙貼畫。
  • 人都說男孩立世晚,不像女孩懂事。或許是吧。我兒子剛上學時,經常粗心大意,晚上回家檢查文具盒,鉛筆少了,橡皮沒了。自己也弄不明白是同學拿去用沒還,還是掉地上了。 ......經歷這些,兒子漸漸明白:管好自己的心,理好自己的東西,這也是在愛護他人。
  • 美國佛州一位母親說,作為家長,她的職責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隊長」,並拒絕成為他們的朋友或「直升機父母」,否則你將培養不出有韌性的孩子。
  • 漫無目的的育兒,是一件非常慌亂的事。有了孩子後的每一天,我們都要面對許多抉擇:替孩子準備什麼食物?找什麼學校?玩什麼運動?如果父母心無定性,總是猶豫不決或朝令夕改,家庭就會陷入各種混亂。
  • 絨毛玩具
    六歲之前還是處於自我為中心的時期,沒有所謂的「他我概念」,如果這時強迫孩子分享,其實是搶劫的行為,要讓孩子懂得「分享」,應該先滿足孩子的占有欲,然後藉由模仿、身教、品格教育,逐漸成形。
  • 很多媽媽問我,現在孩子精得很,挑戰叛逆的語言一堆,連很小的孩子都會挑戰權威,好難教!情緒就像一顆球,孩子丟出來,當爸媽的應該要適時轉化這些脾氣,千萬不要用情緒硬碰硬,不然過一陣子你就會在孩子身上發現自己的影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