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他生日:前羅馬教宗若望保祿二世

王廣之
font print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5月18日訊】1920年的今天,5月18日人類社會誕生了一位「不平凡」的人物,他是前羅馬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Ioannes Paulus PP. II, 1920-2005)。若望保祿二世,原名卡羅爾.約澤夫.沃伊蒂瓦(Karol Józef Wojtyła),出生於波蘭,1978年10月16日被選為第264任教宗。

這位不平凡的人物,在將近30年的教宗生涯中,成就了不少「不可能的任務」:

首先,他當選教宗就不平凡,他生於波蘭,是第一個成為教宗的斯拉夫人,也是自1522年哈德良六世後450多年以來,第一位非義大利人教宗。

其次,他致力於改善與各教派間的關係。他是第一位訪問英國的教宗,他與英國教會的大主教Robert Runcie共同為英國祈福,化解英國教會與羅馬天主教會之間數百年來的隔閡。為了修補與東正教的關係,他於1999年5月訪問羅馬尼亞,2001年造訪希臘,並為先人在十字軍東征時掠奪君士坦丁堡的行為表示懺悔。

1979年他訪問波蘭奧斯威辛集中營,對被納粹大屠殺犧牲的猶太人表示敬意。2000年他訪問耶路撒冷,並表示:「猶太人是我們的兄長。」這一切,都是為了改善與猶太人之間的關係所做的努力。

教宗的不平凡,不僅建立在他和平寬容的胸懷,還表現在他對人類信仰自由等普世價值的堅持。因為共產主義迫害世人的信仰自由,因此即使教宗登位時,波蘭還是像其他東歐國家一樣是被蘇聯所控制的共產國家,教宗也毫無保留地反對共產主義,並大力支持人民向共產政權爭取基本權利。前蘇聯領袖戈巴契夫說,沒有教宗,鐵幕倒不下。美國前總統雷根更讚揚教宗是結束共產專制統治的英雄之一。

人們因若望保祿在宗教上的作風和平與反共態度,給了他「自由主義」的標籤。但他並不是討好美國西方資本社會的媚俗教徒。做為一名神職人員,他堅信人類生命是神所賜予的。他力守道德的底線,因此他反對同性戀;他也強調教會看重生命的觀點,嚴厲抨擊民主國家中允許墮胎的現象。他說:「一個在母親胎中的嬰兒,總不是一個不義的攻擊者,而是一個沒有防衛能力的人,期待著別人的接受與幫助。我們要保護一個無辜而又沒有自衛的人的生命權!」

人們不會忘記的是,這位不平凡的人物,卻用最平凡的心態面對自己的權位。他自稱是「上帝僕人中的僕人」,在位期間他未曾穿戴象徵教宗權威的三重王冠禮袍,他每到一處,民眾都夾道迎送。他不僅是超過10億天主教徒的精神領袖,也令無數的世人讚為出色的宗教領袖,和平、博愛的象徵。@*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被譽為「古典的最後光芒」的作曲家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於1833年的今天,5月7日,誕生於德國漢堡市。
  • 談到紅十字會,大家對它並不陌生,在學校、火車站等地方,可能看過紅十字會的捐血車,在媒體上經常也會獲得一些相關訊息。可是,大家是否知道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紅十字日」,同時也是紅十字會創辦人亨利‧杜南(Jean Henri Dunant,1828年-1910年)的生日。
  • 一談到「從容赴義」,大家腦中立刻聯想到文天祥,他臨死前面不改色、毫無畏懼的姿態,令後世所讚許、歌頌。多少年後,一位德國女青年──蘇菲‧紹爾(Sophie Scholl,1921年—1943年)向我們展露了同樣的神情。她秉持堅定的信念,從容走向斷頭台,結束她年僅22歲的生命。
  • 在近代中國書畫界有這麼一號人物,身著中國傳統長袍,頭戴高冠,長髯飄拂,他臨摩研習的書畫縱貫古今:歷經清、明、元、宋、五代,直追唐、隋至北魏;足跡遍及海內外:四川是他的故鄉,阿根廷、巴西、舊金山、台灣都曾是他人生旅途的歇腳處。
  • 我手裡拿著的這個玩意,是我從你們用作密封的東西中找出來的。我將它放進冰水中,然後我發現當你往上施加一會兒壓力再鬆開後,它就不會還原了,而保留著原來的形狀。換句話說,在32度時,至少在幾秒或者更多的時間內,這個材料沒有一點彈性。」
  • 談到護士節的由來,就要提到19世紀的一位偉大的女性─佛羅倫斯‧南丁格爾(Florence Nightingale,1820-1910)。佛羅倫斯‧南丁格爾,1820年5月12日出生於義大利的佛羅倫斯,父母親皆是英國名門貴族,他們喜歡旅行,足跡踏遍歐洲各個名勝古蹟。佛羅倫斯‧南丁格爾的名字,即是以當時出生地「佛羅倫斯」,英文原義「花之都城」來命名的。
  • 佐佐木小次郎是日本戰國時代的劍術家。1612年的5月13日,這位劍術家在決鬥中敗戰而亡。

    小次郎是一位劍術奇才,從小拜在當時劍術名家富田勢源門下學習武術。富田這一劍術流派向來以「小太刀」技法擅長,然而小次郎卻與眾不同,以「大太刀」練習。他的劍術快速精準,同門師兄弟無人能敵,據說他能夠一瞬間同時擊落三人的竹刀。

  • 一六三八年,在他的父母結婚廿三年一直沒有子嗣的情況下,路易十四來到人間,成為路易十三的長子。這個眾所期盼的新生兒,被取名為Dieudonné,意為「神賜之子」。

    他擁有法國和西班牙王室,以及意大利梅迪奇家族的血統,遺傳了各個家族的特性:法國王室對生命與享受的熱愛、意大利梅迪奇家族對藝術的鑑賞力,以及西班牙王室對榮耀與王權的注重,加上他自己與生俱來的天賦——敏銳的眼光、超強的記性,奠定了他作為名君的鮮明性格。

  • 談到富蘭克‧鮑姆(L. Frank Baum)(1856年-1919年),大家可能對這個名字比較陌生,但是一談到《綠野仙蹤》(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這本童話故事,相信各位都記得陪伴我們走過童年的桃樂斯、錫鐵人、稻草人以及膽小的獅子,這些鮮明的人物都出自於富蘭克‧鮑姆的想像和創意。
  • 「我這樣死得好,死得光榮,對國家、對民族、對長官,良心很平安。」1940年的今天5月16日,抗日名將張將軍在宜城縣戰敗,一心為國盡忠,不惜捐軀的他,在彌留之際,依然念念不忘「這樣死得好......良心很平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