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如何『油』然自得?!

陳慧文 (東元綜合醫院營養師)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油脂總是容易與肥胖劃上一個等號,但其實在三大營養素—醣類、蛋白質、油脂中,油脂亦是重要的一部分。油脂能提供能量、調節生理機能及構成身體組成之成份。因此油脂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素來源,但由於脂肪能使食物更加美味,促進食慾,若攝取量超過人體的需要量,多餘的熱量便變成脂肪囤積起來,即是造成肥胖的緣由。每人每天的油脂攝取量來自部份五穀根莖類、乳製品、肉魚蛋豆類、堅果、種子類與烹調用油。

在五穀根莖類、水果類、蔬菜類、乳品類、肉魚蛋豆類與油脂類六大類食物中,哪些食物是含有油脂?讓我們一一檢視吧!

一、五穀根莖類:

每人每天需要3~6碗飯,一般飯是不包含油脂,但若是以燒餅、油條、泡麵、奶酥麵包、菠蘿麵包等當作主食,則往往容易攝取到額外的油脂。例如:
1.一份燒餅除了原本屬於五穀根莖類的熱量280大卡,還要再加上屬於油脂的熱量90大卡。
2.一碗油炸麵體的泡麵(扣除調味油包的熱量)屬於五穀根莖類的熱量約182~350大卡,還要再加上屬於油脂的熱量約86.6~166.5大卡。
3.奶酥麵包或菠蘿麵包則除了原本屬於五穀根莖類的熱量210大卡,還要再加上屬於油脂的熱量81~91.8大卡。

二、乳品類:

每人每天需要1~2杯,一杯約 240 c.c.,一杯全脂奶比一杯脫脂奶多了72大卡的熱量,比一杯低脂奶多了36大卡的熱量。

三、肉魚蛋豆類:

每人每天約可攝取4份(1份約2個手指),將其分為低脂、中脂、高脂肪,若假設一餐攝取肉魚蛋豆類約三指寬(約1.5份),高脂肪則較中脂肪的熱量多 了約67.5大卡,較低脂肪的熱量多了94.5大卡,但若攝取的食物為豬蹄膀、梅花肉、牛腩、豬大腸、香腸、熱狗、五花肉等或攝取的肉魚蛋豆類多1.5 份,則會較低脂肪的肉魚蛋豆類多126大卡以上。

新網頁1

低脂肪肉魚蛋豆類

中脂肪肉魚蛋豆類

高脂肪肉魚蛋豆類

一般魚類、豬大裏肌(瘦豬後或前腿瘦肉)、雞裏肉、雞胸肉、雞腿、牛腱、牛肚、豬心、雞蛋白、草蝦、文蛤、白海參、豆皮、豆腐皮(濕)、豆漿(無糖)、麵腸、麵丸、烤麩等。

虱目魚、烏魚、肉鯽、鮭魚、鱈魚、豬大排、豬小排、豬後或前腿肉、羊肉、豬腳、雞翅、豬排、雞爪、鴨賞、豬舌、豬肚、雞蛋、乾絲、百頁、百頁結、油豆腐、五香豆乾、小方豆乾、素雞、黃豆乾、傳統豆腐、嫩豆腐等。

秋刀魚、牛肉條、雞心、麵筋泡等。

四、油脂類:

每人每天需攝取2~3湯匙(每一湯匙15公克),即相當於270~405大卡。假設一餐吃一碗白米飯、炒一碟青菜、煎三指寬的豬大裏肌,即已經用去 112.5~168.8大卡的油脂熱量來源,一天三餐則約使用了約337.5~506.4大卡。若選擇炒飯、炒麵或乾麵,豬大裏肌裹粉油炸,則使用的烹調 用油量,勢必增加更多。此外在油脂類中除了烹調用油之外,尚有許多是屬於油脂類,如培根、奶油乳酪、種子類、堅果類(各式瓜子類、花生、芝麻、杏仁果、開 心果、核桃仁)、瑪琪琳、酥油、蛋黃醬、沙拉醬、鮮奶油、奶精、酪梨等,更是不得不小心的油脂熱量來源。

其實在日常飲食上有許多食物,包含了看不見的油脂,是屬於高危險食物。在點心類方面如:蛋捲、餅乾(除蘇打餅、登山口糧外)、蛋糕、派、各式中西點、八 寶飯、巧果、麻花、雙胞胎、沙其瑪、肉圓、油粿、炸雞、薯條、薯餅、披薩、爆米花、洋芋片、椰子粉、甜不辣、杏仁霜、牛奶糖、巧克力等。甚至在調味料品方 面,如:芝麻醬、辣椒醬、沙茶醬、豆瓣醬、甜麵醬、麻辣火鍋湯底等。

若是將一天飲食當中,熱量攝取來源仔細分析,不難發現,為什麼總覺得已經吃很少了,還是瘦不下來。因此除了盡量攝取低脂肪的主食類、乳品類、肉魚蛋豆類之外,適量的搭配油脂類,更要小心高危險食物的誘惑!◇(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