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意濃——台灣美食

font print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8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陶靜慈報導)一連三天的溫哥華台灣文化節又將來臨,去年文化節中的流連忘返的台灣美食,讓人至今想起來還覺得回味無窮。在這一期中讓我們與讀者一起先去領略一番台灣的飲食文化,待到文化節時,除了滿足口福之外,還能「品嚐」出台灣獨特的人文風情。

家人般的溫馨

飲食是一種生活,亦是一種文化,是和當地的物產、文化傳統緊密相關的,台灣的飲食亦不例外。

在明清兩代,大量的漢人移民台灣,與當地原住居民融合。他們的後代繼承了原住民樂天、開朗、樸實的個性,亦保存了重人情的儒教文化,從而形成台灣特有的情意飲食文化。

台灣菜沒有很多大菜,但小吃非常豐富,這是為了有利於大家圍坐在一起,共聚鄉誼,隨意而情濃,更方便溝通與交流。

在台灣,但逢喜慶與酬神廟會,都會在家中宴請親朋好友,讓家裡或附近善於烹飪的人來做主廚,大家圍聚一堂。吃的未必是珍饈,但味美且量足,講究的是其中如同一家人的溫馨感受。

因此在台式餐館中,服務方式上也力求細緻,親切,給人一種如同家人的感覺,也是台灣這種重情文化的自然流露。位於列治文的台式餐館「逸竹軒」的老闆蔡太太說,她有很多常來就餐的客戶,後來常會成為朋友。

她給記者說了一個溫罄的小故事,一位台灣老人一次特地帶他從西雅圖到溫哥華來玩的小孫子到「逸竹軒」就餐,是想讓在海外長大的小孫子能有機會認識一下在台灣家家戶戶都經常吃到的竹筒米糕。


竹筒米糕 (攝影:陶靜慈/大紀元)

沒想到小孫子回西雅圖後,整天吵著要吃竹筒米糕,而西雅圖又沒有賣竹筒飯的餐館。沒有辦法,老人只好問蔡太太能不能賣給他一隻竹筒。雖然這些竹筒都是蔡太太歷盡艱辛從台灣帶過來的,但蔡太太還是送了那位老人一隻竹筒。

台灣菜以閩菜為基礎,雜以大陸的粵、川、湘八大菜系等地風味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又由於海產豐富,因此以烹製海鮮最拿手。口感清淡、醇和、鮮美,並兼有甜辣味,注重制湯。在烹飪方式上更具家庭風味,爽口而不油膩。


臺灣小吃 — 魯肉飯 (台加文化協會圖片)

台灣小吃 — 蚵仔煎 (台加文化協會圖片)

在做法上,台灣菜非常精細,不論蒸、煮、炒、炸,每一道工序都非常講究,花多少時間,怎樣能做到最佳的營養搭配,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對做法的嚴格要求保證了台灣菜在色、香、味方面的協調。

蔡太太告訴記者,要用一顆對待家人那樣的愛心與耐心對待顧客,才能真正地做好這一行。比如說,現在很多味道是可以用現成的調料放進去就可以出來的,像雞湯一類,但地道的台菜是必須花很多時間自己熬燉出來的,當然,自己製作出來的東西,放進去不僅味道不同,也會更有利於健康。她說:「對待家人是這樣做,對待顧客同樣應該這樣。」

台灣茶文化

與福建、廣東一樣,台灣具有濃厚的飲茶文化,台灣茶發展至今已有兩百多年,是台灣民眾傳統的飲料之一,與台灣的人文風俗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台灣茶中名氣最響的當屬凍頂烏龍茶被稱為茶中第一絕。

凍頂山山高林密土質好,栽種的青心烏龍茶等良種茶樹生長茂盛。

位於列治文雲祥茶莊老闆張淑美女士便是出生於台灣南投縣鹿谷鄉凍頂山茶農之家,在台灣亦有雲祥茶業。張淑美告訴記者,凍頂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輕焙火型。其風味獨特,自然呈現花香味,口感圓滑甘潤,飲後口頰生津、喉韻幽長。

台灣名茶還有阿里山茶、樟樹湖茶、梨山茶等。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李駿擎舊金山報導)2008年8月是全球退黨服務中心倡導的首個「8月軍人退黨月」。8月26日,在舊金山市通往國際機場的101號高速公路旁,出現了「天滅中共、退黨保命」、「40 Million Have Quit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的中英文大型標語。
  • (大紀元綜合報導)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9日公布「2008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質量評比」,不分領域排名第一名為美國哈佛大學,台灣則有台大、成功、清華、交通與陽明5校進
    入前五百大 ,台大排名141名為兩岸三地第一,擊敗了中國北京大學及香港大學。
  •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昨天公布2008年世界大學科研論文排名,台灣共有五所大學進入「不分領域」的世界前五百大,分別是台大(一百四十一名)、成功(三百二十八名)、清華(三百六十六名)、交通(四百六十三名)、陽明(四百七十五名)等五校。
  • 2008第26屆日月潭國際萬人泳渡嘉年華活動31日登場,今年有1萬8500人報名參加,承辦單位埔里四季早泳會將投入創新高的450名救生人員,還增加即時水溫監測通報、潛水夫待命等安全措施,並要求泳客簽具泳渡切結書、加保旅遊平安險,盼確保龐大泳客安全與權益。
  • 為了復興中華正統武術文化,美國東方文化中心及加拿大金鳳凰藝術團聯合舉辦2008年北美西部中國傳統武術觀摩表演會。新唐人電視台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提供贊助。
  • 本人從小處在中共的紅色牢籠中,不能像港澳的同胞們言論自由。中共一直牽制著中華,中華人民一路走下來,我想每一步都是艱辛的,每個國人心中都渴望和平和幸福。中共對法輪功練習者們的迫害,願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抹去那些親屬們的痛苦。本人爲此感到沈重悲痛,也敬佩那些執著于自由、信仰的人們。真正的和平和幸福何時才會到來?我們身處中國內地,還要作紅色新牢籠中的井底之蛙多久?天佑中華。希望上天保佑所有中華人民,早日獲得自由之身。致敬
  • 中小企業是台灣產業界的命脈,政府自2005年首次召開「全國中小企業發展會議」,並規劃每 3年召開一次,透過會議廣邀中小企業提出建言、凝聚共識,今年會議將於11月10日和11日舉行,北區會議將於9月2日舉行,而中小企業協會9月3日將邀請行政院長劉兆玄進行座談,反映實情。
  • 「窩裡斗」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糟粕,但很不幸一直被後人傳承,並且還帶到了海外。越是被認為中華民族優秀子孫聚集的地方,鬥得越是凶,鬥得越是花樣翻新,鬥得越是朝氣勃勃。最近讀到溫哥華本地一位資深評論員「含淚」勸一家準備對簿公堂的華人僑團團結的文字,也想就這個話題來湊點熱鬧。
  • 台灣是一個美麗的小島,也是彙集各方精華之地。她融匯了原住民、漢人、荷蘭和日本等的文化元素,並逐漸適應多元文化的洗禮,也創造了屬於自己的文化特色。有鑑於台灣社會轉型的成功,台加文化中心所製作「無碼台灣館-認識台灣」巡迴特展將在台灣文化節期間,以平面展覽方式介紹荷蘭殖民時期、日據時代的台灣,以及加拿大馬偕博士對台灣的貢獻。主辦單位希望通過這次展覽表現讓人們更加瞭解台灣的過去和現在,它的文化演變過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