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導航微創植牙」最先進植牙技術

有效簡化植牙過程 提升準確度

人氣 45
標籤:

【大紀元9月21日訊】知名的牙科專業會議「2008瑞典諾保科環球之旅」19日在台北展開,這是台灣首次被納入「瑞典諾保科環球之旅」的亞洲巡迴站。身為創新科學美齒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廠商,瑞典諾保科今日發表最先進並具革命性的植牙技術「電腦導航微創植牙」(NobelGuide™)。該項技術不僅容易操作,並能有效提升植牙過程的準確度與病患的舒適感。

「電腦導航微創植牙」(NobelGuide™) 是瑞典諾保科最先進的創新植牙技術,針對植牙的術前規劃與手術執行,提供具備可預測性的簡易安全操作方式。「電腦導航微創植牙」(NobelGuide™) 透過電腦3D的掃描檢測或專屬模板,可於植牙手術前,提供牙醫精確的牙齒位置與深度,並事先模擬植牙的方向及位置,藉由精準的口腔外部術前規劃,牙醫即能輕易且安全地為病患進行植牙手術。這種微創手術不僅造成的傷口較小且恢復速度快,也可有效減少傳統植牙方式可能造成的錯位或傷及神經的情況。

對病患而言,「電腦導航微創植牙」(NobelGuide™) 可大幅減少植牙過程的診治次數,這種較不具侵入性的植牙方式可讓他們在接受完治療後立即回到正常生活。

此外,「電腦導航微創植牙」(NobelGuide™) 相較於傳統植牙方式,所造成的手術傷口較小,所需要的診療時間也較短,更可有效減少術後疼痛與腫脹的現象。傳統的植牙手術治療過程可能長達半年以上,但隨著「電腦導航微創植牙」(NobelGuide™) 技術的推出,即可實現快速又美觀的一小時植牙結果(Teeth-in-an-hour),讓患者重新展露完美笑容。

52歲的患者林玉蓮表示,接受「電腦導航微創植牙」的手術之後,她的生活越來越方便了,「我非常滿意手術的結果。手術完兩天我立刻就能正常進食,也沒有感到任何不適與疼痛。所有的牙齒都像真的一樣,我現在可以更自然地開口大笑了!」

瑞典諾保科拉丁美洲及亞太區副總經理Tom Olsen表示:「瑞典諾保科成立40年來十分注重產品的研發。而『電腦導航微創植牙』(NobelGuide™) 是一項針對植牙手術事前規劃與執行的全方位系統,可讓病患僅需透過一次治療即能擁有美麗且持久的牙齒,有效縮短就診時間與次數,並大幅提升植牙手術的可預測性與安全性。

我們致力與台灣牙科專業人士分享瑞典諾保科的專業知識與先進技術,這也正是我們首度將台灣納入『2008瑞典諾保科環球之旅』的重要原因之一。」

許多亞洲人都有缺牙的問題,然而,先進的植牙、全瓷牙冠與牙橋技術在亞洲市場的普及率仍然相當低。根據2007年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發中心的報告指出,2008年台灣的植牙市場市值預計可達新台幣20億元,且據國內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的問卷調查顯示,平均12歲以上的人口中,47%有缺牙問題,平均每人缺牙顆數達5.6顆,由此可見台灣植牙市場對牙科美學與齒科重建解決方案的龐大需求。

瑞典諾保科拉丁美洲及亞太區副總經理Tom Olsen表示:「瑞典諾保科自1994年即在亞洲的牙科界擁有卓越聲譽。隨著台灣富裕的老年人口增加,再加上越來越多民眾重視牙齒的健康與外觀,因此牙科美學與齒科重建的發展也益顯重要。台灣將無庸置疑地成為瑞典諾保科在亞洲國家的重要據點之一,它也將成為全球牙科美學產業的重要市場。

有鑑於此,瑞典諾保科也將在台灣落實其『大學合作計畫』,目前正與國立台灣大學牙醫學系協議簽訂合作備忘錄,並著手洽談合作細節,透過該計畫,我們提供台灣未來的專業牙醫人員創新技術與專業知識,例如CAD/ CAM﹙電腦輔助設計與製造﹚以及植牙技術之交流,落實瑞典諾保科精進台灣牙科產業的承諾。」

瑞典諾保科不僅是創新牙科美學與齒科重建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廠商,同時提供全方位的牙科美學與齒科重建技術,並擁有最廣泛的植體和牙橋產品,其產品發展更專注於植體、齒顎治療、治療計畫軟體與臨床解決方案等。瑞典諾保科目前在全球牙科美學市場佔有領導地位,在未來幾年預計其複合市場成長率將高達10%至15%。

「2008瑞典諾保科環球之旅」於今日在台北盛大展開

「瑞典諾保科環球之旅」一向被牙醫界視為全球牙科美學及齒科重建的重要盛事,將於19日至21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會中將邀請多位全球知名的牙科專家相互交流,議程包含各項互動式研討會、臨床體驗課程、一對一談話、以及衛星連線現場直播牙科手術治療過程,該會議將提供台灣牙科專業人士最先進的創新牙科美學與齒科重建的解決方案與診療方式,預計將吸引多達1200名台灣的牙科專業人士共襄盛舉。@*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植牙新技術 牙床萎縮不需挖骨頭即可植牙
植牙問答
植牙問答 人氣 11
巴拉圭變天 新總統面臨紅黨長期執政後遺症
牙醫師行善不欲人知  免費為盲校生植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