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經銷商總做不大?

人氣 147
標籤:

俗話說,有多大的老闆,就有多大的生意。生意做不大,無疑是老闆的問題。

我見過一些年銷售額幾千萬,甚至上億元的經銷商,但我仍然稱他們為小老闆。我看經銷商的規模,根本不以營業額為依據。試想,幾間門面房,十多個搬運工,雖然營業額非常高,這樣的老闆能算大老闆嗎?

老闆的大小以他能有效控制的下線經銷商或終端為判斷標準。經銷商做不大,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是生意人,不是管理者。只有管理者才能把企業真正做大。

有兩種類型的經銷商永遠做不大

一種類型是親自做市場,事必躬親,送貨收款都是自己親自做。這樣的經銷商永遠做不大。因為一個人所能直接有效管理的客戶通常不會超過150個,加上幫手,經銷商所管轄的客戶通常不會超過300個,而且所能指揮及管理的送貨車輛一般不超過3輛。

另一種做不大的經銷商是諸事不管的甩手掌櫃。因為做經銷商賺了點錢,把生意託付給家人或親戚,自己花天酒地。只要能賺錢,市場情況怎麼樣都無所謂。等到發現已經不賺錢時,市場已經無可救藥。

經銷商是如何做大的

真正能做大的經銷商,一定是企業家型的經銷商。企業家型經銷商通常是這樣做大的:首先,剛開始做經銷商時,一定是自己親自做——不親自做就不可能真正熟悉市常其次,在規模擴大時,一定要帶出幾個得力幹將。這些得力幹將既可能是自己的家人、親戚,也可能是聘請的業務員——通過自己言傳身教,帶出第一批隊伍 ——只有隊伍擴大了,自己才能壯大。

再次,規模擴大到一定時候,通過設立相應的組織機構,招聘專業人員,實行分工負責。如果一切都交給自己的得力幹將,他們可能跳槽帶走客戶,這樣損失太大。專業化分工的好處,一是每個人都只做自己最擅長的事;二是每個人都只管部分事,任何一個人離開都不會造成太大的損失。

第四,設立管理人員和監督機構。規模太大,自己一定管不過來,因此,要實行分層管理。分層管理後,自己可能不放心,因此,要設立監督機構,檢查管理人員和相應機構的工作情況。

第五,制訂相應的制度,按制度管理。規模較小時,一切都裝在自己腦子裏,半小時就把事情安排完了。此時,沒有制度可能效率更高。規模擴大以後,就必須按制度進行管理,老闆自己也要遵守制度。

經銷商怎樣才能進步

有些經銷商悟性高,*自己不停地琢磨,就能悟透很多東西;但大多數做不到,經銷商的進步主要*向別人學習。

首先,經銷商要向優秀企業學習管理。越是管理嚴格的企業,越要向他們學,甚至可以要求廠家替自己設計管理制度。如果能請來廠家最優秀的業務員,還可以要求業務員替自己管理。

其次,要向優秀的經銷商學習管理模式。可以向廠家瞭解哪些經銷商做得好,然後到那裏去取經。

如果經銷商自己進步速度慢的話,就要請一個會管理的經理替自己管理。

大經銷商應該做什麼

規模擴大後,老闆不再親自做市場了。那麼,老闆每天要幹些啥呢?我認為老闆主要應該做這樣三件大事:第一,研究市常首先要研究廠家,摸清廠家下一步的動作。廠家每年的工作計畫是什麼,準備開發哪些產品,如何對市場進行調整,準備如何與對手競爭等;其次要研究商家,其他經銷商怎麼做,終端怎麼做;最後要研究消費者,研究他們的消費規律。

第二,要培養選拔人才。人才越多,事業才能越做越大。經銷商不容易招聘到高層次人才,因此,一定要珍惜人才。

第三,制訂規章制度。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有了制度就要按制度辦事,這樣管理起來就輕鬆得多。否則,事事請示,還不把自己忙得暈頭轉向?

文章來源 : www.8099.org 成功學

相關新聞
台灣追查25噸三鹿毒奶粉去向
颱風天大追查  毒奶粉流入台灣9縣市
徹查毒食品  消保:須全面記載產品流向
毒奶粉在嘉義市查無所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