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普倫會議 尋找走出危機的出路

人氣 1

【大紀元9月8日訊】(大紀元記者田宇德國報導)經濟下滑和金融危機給市場帶來了沉重打擊,持續增長的糧食價格和日趨嚴重的能源危機讓各國政府應接不暇,全球性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更是難以用數字估算。人類社會危機四伏,出路到底在哪裡?這是困擾著整個國際社會的問題。為了尋找共同解決危機的途徑,德國基爾國際經濟研究所在經過長達兩年的準備之後,於9月4日至5日首次在德國北部石荷州的普倫市(Ploen)召開了首屆「全球經濟研討會」(Global Economics Symposium)。包括四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400餘名來自世界25個國家的專家學者參加了這次研討會。

與每年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主要以交流和社交為主的「世界經濟論壇」相比,普倫的「全球經濟研討會」側重於學術性和實踐性,參加者以學者和大型企業的總裁為多,一些國家的駐德大使也應邀參加了會議。會議主辦方要求每一個應邀發言的專家事先提供一份基於其最新研究或調查成果基礎上的報告,會議討論的結果將在兩個月後集合成冊,提供給不同國家的政府和國際機構作為戰略建議。「作為學者,我們希望能夠盡自己一點微薄的力量,為解決將會威脅我們的子孫未來的問題獻智獻策」,基爾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丹尼斯‧斯諾爾(Dennis Snower)說。

學者認定三大首要危機

人類面臨的挑戰數不勝數,會議召開的第一天,與會的專家們首先根據每一種挑戰對下一代生活影響的嚴重性進行了投票。根據投票結果,能源危機與氣候變化被在場的專家們視作當前首先需要解決的危機,第二個任務是建立合理的國際執政機構,共同解決全球性的問題。第三個要急需應對的挑戰被視為人口增長與資源分配的難題。由於與會的發展中國家有限,這個危機排行表首先顯示出西方國家的視角,2001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斯賓塞強調說,發展中國家「肯定會有自己的工作重點」。

只有12000人口的普倫本是一個風景如畫,卻鮮為人知的鄉間小城,被大片的自然森林和綠地圍在中心的普倫湖是德國和北歐遊客鍾愛的夏季度假聖地。在連續兩天的時間裡,普倫變成了一個新的「創意工場」,白色的普倫宮中一共舉辦了22場與現代危機有關的主題研討會。為了保證與會者能夠無所顧忌的暢所欲言,其中絕大部分研討會都要求與會者遵守「查特海姆規則」。查特海姆宮是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院所在地,該研究院1927年規定,參加內部討論會的與會者可以自由使用其在會議期間得到的任何信息,但不可公開具體提供信息人的姓名。◇(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聯合國氣候專家:少吃肉 救地球
過去十年北半球暖化1,300年來最嚴重
人民幣遭遇多重貶值壓力 今年已下跌逾2%
不敵價格戰 日本車企5月在華銷量均下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